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成长的烦恼:“企业社会责任“专题编后语

成长的烦恼:“企业社会责任“专题编后语


田飞龙


【全文】
  “企业社会责任”是中国企业“成长的烦恼”,北京论坛上杨贤教授的这一提法极为精妙地点出了“企业社会责任”在我们时代的微妙的涵义及其位置!中国企业确实日益成长起来了,无论其是以权力为基础,还是以资本为基础,或者二者兼而有之,但时至今日,一个必须面对的问题就是:长大了,就得承担责任!而今年北京论坛的法律分论坛主旨之一即为“企业社会责任与公司治理”,俨然要将企业社会责任纳入公司治理的范畴之内。以权力和资本双重驱动为基础的初期改革在取得巨大经济成就的同时日益触碰到分配公平与可持续发展的问题,因而“企业社会责任”是一个极为精准的时代命题。故本期我们组织了关于“企业社会责任”的主题研讨,希望能够出现对该类议题更加深入和多元的思考路径和具体建议。
  我们幸运地看到,在入选的几篇评论中,有理念的反思,有制度的分析,有价值的平衡,有浓浓的中国问题意识,并且彼此角度及结论不尽一致,这些正是我们《青年文化评论》所愿意看到的。田飞龙的《企业社会责任中的伦理意识》揭示了“企业社会责任”对古典自由主义经济伦理的修改,从社会伦理演进的角度证明了“吸纳企业社会责任的经济伦理是一种更加完善的社会伦理”的命题。张晨的《国家-社会关系与企业社会责任》从经济学视角解释了中国企业社会责任缺乏的原因,并指出改进国家-社会关系对于改善企业社会责任状况的前提性意义。阎天的《企业社会责任与劳工保护》则主要从劳资关系及有关法律的角度体现出一种审慎,透视了“企业社会责任”这一道德符号因缺乏制度依托所可能的虚弱,并指明了国家责任和劳动者组织化对于改善“企业社会责任”状况及劳资利益关系具有更大价值。苏宇的《企业社会责任的追问:反思价值》则表现了一种更加彻底的审慎,质疑“企业社会责任”的主张缺乏实证分析的过程,因而难以保证结论的有效性,同时建议以“企业家的社会责任”代替“企业的社会责任”,从而将本身就具有浓重道德色彩的“企业社会责任”对企业常态运行的影响降至最小。当然,这种路径体现出较明显的古典自由主义的倾向。张建忠的《“欲盖弥彰”——企业社会责任可以可能》则使我们对“企业社会责任”的思考从“资本关注”转移到“土地关注”,并指明了中国特色的土地产权制度对于思考“企业社会责任”的特殊困难,因为通过土地这个要素链条,政府本身也成为企业体系的一部分,作者进一步要求转变政府职能,强调政府责任,而不是简单地诉诸“企业社会责任”来掩饰更加复杂的政府与企业的关系问题。这一产权经济学的视角颇为新颖。


第 [1] 页 共[2]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