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俗习惯是一中重要的文化元素,是文化的基本构成部分。在我国救死扶伤就是重要的风俗习惯,尊老爱幼也是一种传承恶美德。针对安乐死,从实施主体看,如何解释救死扶伤的天职。对于认可和承认家属和亲人的安乐死行为,又如何理解传统文化下要求的伦理、道德要求呢
三、来自人文关怀(人道主义)的批判
人道主义一词是从拉丁文humanistas(人道精神)引申来的,在古罗马时期引申为一种能够促使个人的才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的、具有人道精神的教育制度。在15世纪新兴资产阶级思想家那里,人道主义是指文艺复兴的精神,即要求通过学习和发扬古希腊和古罗马文化,使人的才能得到充分发展。在资产阶级革命的过程中,人道主义反对封建教会专制,要求充分发展人的个性。直到19世纪,人道主义始终是资产阶级建立和巩固资本主义制度的重要思想武器。随着资产阶级革命性的丧失和无产阶级革命运动的高涨,这种人道主义理论和思潮逐渐失去了其进步的历史作用。
从人道主义的发展看,人道主义是西方的产物,在我国直到近代才引进。从表面看,人道主义与安乐死没有直接的关系。但是深刻的反思后,我们会认识到其实人道主义(人文关怀)与安乐死的走向有着微妙的联系。
笔者认为,可以从人文关怀(人道主义)的双向辨证思维来看待安乐死问题。具体说:
第一、从主动要求安乐死的人而言,首先对于寻求快乐和简单的结束生命方法,是一种人文关怀吗?其次,这对于厉害关系人是人文关怀吗?
第二,从受托和承认以及帮助他人安乐死的人,对于自己的行为是对他人的人文关怀吗?同时自己的行为是对自己的人文关怀吗?总之,他们各自的行为是否都是一种对等的人文关怀或人道主义的体现那?
在笔者看来,这正是问题所在。我们如何理解人文关怀和从那一个角度出发,会得到别样甚至完全不同的结论。在我国,在一个人文关怀不深厚,人道主义还在缓慢发展的前提下。安乐死的特定人文背景——形而上学,对安乐死的社会定位和价值定向起着与众不同的作用。
在我国,在一个特定的文化氛围中,在一个相对保守和正处于进步和革新的时代中,安乐死与我们息息相关、缓慢内化和外化的文化尤其是
刑法文化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从一个深层次的方面导引我们的安乐死观。笔者认为,在正处于转型的中国社会,在文化传承和文化开放的激烈交替过程中,安乐死的走向和命运很大程度上取决与我们的文化进程。安乐死的未来,不仅需要考虑现实的文化基础,同时也要更多的关注世界的发展,在
刑法文化的演变中正确的把握安乐死的定位。
(三)、安乐死的展望——文化思维的树立
安乐死的历史脉络告诉我们,安乐死从起源到确立、发展、倒退以及复兴,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是在曲折中不断的演变和进化,最终被人类接受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强调事物的发展是一个必然的趋势,同时有认识到发展是曲折和犯法甚至是倒退的,但是新事物的生命力是强大的,暂时的曲折也是一种发展。因此,对于安乐死,我们首先要辨证的分析,在分清主流和之流后,用发展的眼观剖析,辨证的思考其发展的道路和进程,只有只有才能客观、科学的认识和改造世界。【10】笔者认为,在文化的多样性、变异性、开放性、多元性等性质的前提下,在世界一体化和文化趋同化以及法律全球化的基石下,安乐死在文化的视野中别有一番风味,尤其是在法律全球化(
刑法文化也不再言下)的世界趋势下,安乐死给于我们更多的思考。【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