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乐死——一种来自文化的解读
孙道萃
【摘要】“安乐死”(Enthansia)问题是一个讨论已久的话题,自“安乐死”一词衍生以来,伴随它的争议也不断激烈化。安乐死究竟合不合法,究竟该不该立法,也是众多人口中争议的焦点所在。本文本着文化观察的辨证态度,试图通过“安乐死”文化来解读该制度,进而得出“安乐死”取舍的根源是文化的博弈和演变,最后论证承认该制度的文化使命和基础。
【关键词】安乐死;
刑法文化;文化解读;文化继承与吸收;
刑法全球化
【全文】
(一)、“安乐死”制度的考察
一、安乐死的沿革
安乐死源于希腊文,原意是“快乐的死亡”或“尊严的死亡”,它包括两层含义:一是无痛苦的死亡;二是无痛致死术。英文解释为:无痛苦处死患不治之症而又非常痛苦者和非常衰老者。【1】
安乐死作为一种死亡的状态和方式,其实并不是现代人的发明。如果打开历史的长卷,追溯已逝的时光,我们就会惊奇地发现安乐死的存在已相当地久远,差不多同人类的历史一样地古老。下面我们就不妨沿着历史的轨迹对安乐死的起源问题作一简单的考察。
1、起源。据考证,安乐死早在史前时代就已经初露端倪,当时有一些习惯于四处漂泊的游牧部落,在整体迁移时往往将病人和老人留下,用一些原始的方法去加速他们的死亡。随后到了古希腊、古罗马时代,抛弃老人的作法虽然被禁止,但是对于有缺陷的儿童可以随意处置,病人也可以自主地结束自己的生命,有时候还可以在这样做时去求得别人的帮助。从这个角度看,人类的祖先所采取的这种处死老弱病残者的方式,为现代安乐死的形成提供了最初的雏形。
2、确立。一般认为,具有现代意义的安乐死肇始于17世纪,因为从这个时候开始,安乐死的含义已经有了相对确定的说法,在现实的生活中,人们越来越多地用它来指代医生采取措施让病人死亡,甚至加速死亡的情形,也就是所谓的无痛苦致死术。比如生活在17世纪的弗兰西斯•培根就认为安乐死是医学技术的必要领域,解除痛苦可以包括中止临终医护,甚至还可以包括加速病人的死亡。特别令人回味的是早期的空想社会主义者莫尔在其所写的《乌托邦》一书中,也曾提出过实行有组织的安乐死的主张。
3、曲折与发展。当历史进入20世纪以后,安乐死再次成为世人瞩目的社会问题,并在几经沉浮之后,开始走向成熟,以致于在少数国家还最终取得了合法化的地位。本世纪30年代,安乐死在欧美各国就曾一度掀起高潮,试图谋求安乐死能够得到法律的认可。例如,当时在美国就成立了“无痛苦致死学会”,在英国则建立了“自愿安乐死协会”,瑞士还作出了可以帮助自愿安乐死的人结束生命的法律规定。然而同一时期,安乐死在纳粹德国的命运却被最终演变成为屠杀犹太民族、斯拉夫民族和其他民族的手段。据统计,希特勒位期间用安乐死的名义就杀死了几百万人。由于希特勒借安乐死之名,行灭绝非雅利安民族之实,使得安乐死声名狼籍。以致于在后来很长的一段时间之内,人们将安乐死视为一种纳粹主义的主张而加以竭力反对。
4、复兴与进步。二战以后,特别是六、七年代以来,随着时代的演进、和人们对安乐死看法的改变,安乐死又被重新抬了出来,并在欧美再次成为争相讨论的社会热点问题,安乐死合法化运动在西方各国也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典型有67年美国率先建立了安乐死教育基金学会,1969年英国国会辩论安乐死法案,。其中最为值得谈的是美国爱达荷州和俄勒冈州的曲折立法历程。此外还有1979年,在日本东京举办了战后第一次“国际安乐死讨论会”,会议宣称要尊重人的“生的意义”和“尊严的死”的权利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