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生态安全的含义
(一)生态安全概念的由来
1963年-1972年这一时期的重要文献,有一个共同指向,就是指明了人类一方面在创造发达工业文明,另一方面又在毁灭这种文明;生态环境恶化如不消除,人类将“生活在幸福的坟墓之中”,这实质为世人认识和维护生态安全或环境安全提供了一个新视角。1977年布朗从可持续发展的视角对环境安全进行了研究,提出了“国家安全的新定义”,指出生态环境退化“正在威胁着每个国家的安全。”这引起了各国学者开始关注生态环境与国家安全之间的相互关系。1987年《我们共同的未来》报告公开发表,首次正式使用了“环境安全”,引起了对生态安全问题的世界性关注。尤其是美国公布了新的《国家安全战略报告》,首次将生态环境稳定与安全视为国家利益组成部分,因而,生态安全成为各国不得不面对的政治现实问题。这样20世纪90年代尤其是到90年末期以来,围绕生态环境与安全的相互关系问题,国际学术界特别是国际社会讨论的十分热烈,生态安全已经成为国家安全的热门话题。
(二)生态安全含义的提出
关于生态安全含义,国内学者从研究对象不同出发,形成了对生态安全不同的理解:一些学者认为生态安全具有两重含义,一是生态系统自身是否安全,其结构是否受到破坏,二是生态系统对于人类社会和经济发展是否安全,所提供了服务是否满足人类生存需要,这是目前比较流行的含义,而且得到学术界内众多学者的认可;另外还有一些学者把生态安全的含义提高到了国家安全的水平,戴星翼认为安全是针对某种风险而言的,当谈论某种安全很重要的时候,必定意味着这种风险已经很大,足以对社会经济生活产生冲击。于是,所谓国家生态安全就是指一个国家生存和发展所需的生态环境处于不受或少受破坏与威胁的状态,是事关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的大事;其他一些学者对生态安全的理解都具体化到生物、土地、水等等一些自然资源的安全上,陈国阶从生物安全的角度出发, 认为生态安全最主要的内容是指生物的生态安全, 并认为生物的各个层次均有生态安全问题。并认为生态安全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生态安全包括生物细胞、组织、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景观生态、生态区(生物地理区) 、陆(地) 海(洋) 生态, 及人类生态。只要其中的某一生态层次出现损害、退化、胁迫, 都可以说是其生态安全处于危险状态, 即生态不安全。狭义的生态安全专指人类生态系统的安全, 即以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或生态条件) 的安全为思考的主体。生态安全概念是在生态问题直接且较普遍、较大规模威胁到人类自身的生存与安全之后才提出的。因此, 从一定意义上说, 生态安全指的就是人类生态。
三、从松花江流域污染剖析我国生态不安全的原因
(一)松花江污染历史简述
松花江哈尔滨段最早的污染渊源可追溯到上个世纪的五六十年代。1980年代初,在渔民聚居的许多村子里出现了一种怪病,表现为肌体无力,双手颤抖,关节弯曲,双眼向心性视野狭窄。经医生检查,这是一种汞中毒的症状。经医生进一步诊断,这种病竟然是一种叫做水俣病的恐怖病症。调查显示,当时的松花江存在着严重的汞污染,而污染源就来自于上游的中石油吉林石化公司。八十年代的整整十年,消除汞污染是松花江治理的中心问题。发现松花江被污染后,黑龙江省采取了紧急措施。国家投巨资进行设备更新,1982年,关闭了吉石化103分厂向松花江的排污口。然而,在此前的几十年间,该厂向松花江排放的汞已经高达一百五十多吨。进入松花江的汞,不是高度集中在某个地方,而是散布在河床上,随着水的流动逐渐向下游推移,通过微生物的作用由无机汞变为有机汞,毒性扩大一百倍;有机汞进入鱼体,人食用鱼儿产生中毒症状。当时的渔民以鱼为食,产生的中毒症状最为严重。在对上千名沿江渔民头发里的汞含量的检测显示,经常吃江鱼的渔民体内的汞含量比普通人高出几十倍甚至上百倍。后来江里的鱼不能再食用了,阻断了汞污染造成人类中毒的渠道,但是沿江的这个中石油吉林石化公司却仍然存在,仍然污染松花江。1990年代,黑龙江省把注意力转向了松花江的有机毒物污染的控制。研究结果表明,松花江四方台以上江段江水有机污染严重。而江水中的污染物大部分来自于上游的吉林石化的生产排污。要治理松花江就必须关闭上游的污水口,并搬迁沿江不合理设置的化工企业。但是作为有着成千上万亿固定资产的吉林石化,对其搬迁需要的资金将会是个天文数字,短时期内政府难有财力实现这样的设想。所以就导致了这次重大的松花江被污染的事件。
(二)造成我国生态不安全的现实根源——传统工业文明模式和发展路径
生态安全问题是工业文明以来人类征服自然活动的非理性扩张和膨胀的恶果。现代工业文明模式首先体现在近代工业革命时期蒸汽机的广泛应用,这是一场以矿物燃料转化为能量的革命,由此推动了炼铁、机械制造业和采矿业的迅速崛起,逐步形成了近代工业技术体系。随着工业化、现代化进程的加快,世界各国尤其是发达国家对矿物燃料的需求和对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达到了空前的程度,逐步超出了自然生态系统的承载力。到20世纪50年代后期,全球性的环境问题暴露出来并愈演愈烈。人们发现这些环境问题的根源是来自于以矿物燃料为动力的整个工业技术体系带动下的工业文明模式和发展道路,发展速度越快,带来的环境问题越严重。到了21世纪,我国提出了改变传统的工业文明模式和发展道路,发展新型工业化,但却在新型工业化旗帜下依然沿袭传统工业文明路子的价值取向,传统工业文明模式和发展路径。继续掠夺自然,仍然靠“环境透支”与“生态赤字”来维持,使发展背上了沉重的生态包袱,对生态安全严重威胁。
(三)造成我国生态不安全的理论根源——人与自然的不协调发展关系
从19世纪30年代以后,世界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先后实现了产业革命,用机器大工业代替手工业,使人类获得了机器生产力,开辟人与自然发展关系的新时期。特别是本世界50年代以来,现代生产力的巨大发展,科学技术的飞跃进步,人口的普遍猛增,人类消费的极大增长,使现代人类经济活动的需求日益扩大,迫使人们不得不向自然生态环境系统竭力掠夺,拼命索取,以至整个生物圈都有人类征服自然的踪迹,其范围之广,规模之大,程度之深,超过人类历史上任何时代。这确实是现代人类对自然界的巨大胜利。正因为这样,在人们头脑中形成了“人统治自然”和“人是自然界的主宰”的思想。因而,在现代人的认识中,把人与自然的关系视为征服者与被征服的关系,人被视为凌驾于大自然之上的无所不为的统治者,以一种敌对的掠夺者的态度对待自然界,像征服者统治异民族一样,站在自然界之外,任意奴役自然。为所欲为破坏自然生态系统,自然界对人类的报复与日俱增,都使人类作为自然的征服者反被自然所征服。当今全球生态危机已是人类对抗和掠夺自然的征服时代的必然产物,这使人类重新考虑自己在自然界中的地位。因而现代人必须用一种科学理论来反思自己与自然的发展关系。
四、构建以生态文明为基础的生态安全保障体系的思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