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清官文化对我国宪政文化产生与发展的阻碍
赵海永
【摘要】清官文化与宪政文化是两种截然不同的文化。无论它们所依存的经济基础、产生出它们的文化母体,还是它们所蕴含的主要内容都具有相悖性。可以说,清官文化既阻碍了我国宪政文化的产生又阻碍了我国宪政文化的发展。
【关键词】清官文化;宪政文化;阻碍
【全文】
清官文化蕴含着百姓对清明政治的向往,包含着他们清官、清官政治及清官司法的认识。宪政文化就是人们对
宪法、
宪法现象以及宪政制度等的认识总和。清官文化在中国已有了上千年的历史,已经成为民族心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清”,不仅构成中国古代官吏的一个基本政治品格和职业道德要求,而且成为法律竭力加以维护的一个重要内容。[1]无论是封建帝王还是黎民百姓都做过清官梦,在当代中国社会清官文化仍大有繁荣的趋势。而宪政文化则来自于西方,在我们的社会文化中根基尚浅,还要走很长的路才能发展壮大。本文主要任务则是试图论述一下这两种文化在我们社会中的冲突及清官文化对我国宪政文化产生与发展的阻碍。
一、清官文化与宪政文化的相悖性。
(一)清官文化是自然经济的产物,宪政文化则是商品经济的产物
清官文化在我国传统的政治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它之所以能流传几千年,是与中国古代自然经济紧密相关的。几千年来,我国是以一家一户为生产单位,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是社会的基础,小农经济是主要的生产方式。与这种生产方式相适应的是“鸡犬之声相闻、老死不相往来”,闭关自守,自我满足的生产方式。在这种小农经济条件下,农民尽管有共同的利益和愿望,但由于他们“一盘散沙”,缺乏自身的凝聚力,因而不能实现自己的阶级利益。为了摆脱因自然灾害、战争,以及贪官污吏的横征暴敛所造成的种种痛苦和不幸,他们只好期望圣人、明君、清官的出现,为他们消灾解难,“为民作主”。这样就形成了我国封建社会中以明君、清官为其主要内容的清官文化。
自然经济是宪政文化发展的主要障碍,而商品经济则可以说是宪政文化的催化剂。“商品是天然的平等派。”在商品交换中,等价原则根本上否定了血缘、门第的差异,任何人都是平等的。商品经济要求商品生产者,流通者享有自由,这与封建制度的地方特权、等级制度、人身依附关系不相容。资产阶级正是用商品经济这个强大的武器彻底摧毁了封建的专制制度,建立了和经济平等相适应的民主制度,并用
宪法加以确认,最终形成了浓厚的宪政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