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环境法的权利本位论

  
【注释】张文显、姚建宗. 权利时代的理论景象. 法制与社会发展,2005(5);张文显、于宁. 当代中国法哲学研究范式的转换. http://www.legaltheory.com.cn/info.asp?id=230

童之伟. 权利本位说再评议.中国法学,2000(6);法权中心的证明与猜想. 中国法学,2001(6);法权中心说补论. 法商研究,2002(1)

参范进学. 法学核心范畴关系论——一种比较法的视角.法律科学,2001(1):50-56;文正邦. 论法理学的范畴逻辑体系. 金陵法律评论,2002年秋季卷:26-46

徐显明. 试论“法治”的构成要件. 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1996:224

康敬奎. 社会优位下的权利本位. 求是学刊,2005(5):86

从全球视野看环境法的本位. 载吕忠梅、徐祥民主编. 环境资源法论丛(第3卷). 北京:法律出版社,2003:1-22;极限与分配——再论环境法的本位. 中国人口、资源和环境,2003(4):23-26;

王彬辉. 论环境法的逻辑嬗变. 武汉大学博士论文,2005:24

刘旺洪、张智灵.论法理学的核心范畴和基本范畴. 南京大学法学评论2000年春季卷

徐祥民. 极限与分配——再论环境法的本位. 中国人口、资源和环境,2003(4):25

刘思华. 以生态为本位的科学依据与理论框架.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2002(4):3-9;曹明德.生态法的理论基础. 法学研究,2002(5):97-107;陈泉生. 可持续发展法律制度变革.北京:法律出版社,2000:151-162.

江山. 法律革命:从传统到超现代——兼谈环境资源法的法理问题. 比较法研究,2000(1):1-37

参高利红. 环境资源法的价值理念与立法目的. 中国地质大学学报(哲社版),2005(3)

郑成良. 权利本位说. 政治与法律,1989(4)

参吕忠梅. 沟通与协调之途——论公民环境权的民法保护.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美】保罗. R. 伯特尼、罗伯特.N.史蒂文斯主编,穆贤清、方志伟译. 环境保护的公共政策. 上海: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2-3

【美】斯蒂格里兹. 政府经济学.北京:春秋出版社,1998:224。


第 [1] [2] [3] [4] [5] [6] [7] [8] 页 共[9]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