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印度合理利用WTO相关条款维护自身权益。印度主要以“肯定清单”的方式列出其愿意开放的部门,并且对服务的开放方式进行了细致具体的研究。印度一般承诺开放的基数都很低,并辅以许可证等数量限制,除了商业存在方式的具体承诺较多外,一般不承诺跨境提供、境外消费和自然人流动等服务提供方式。印度充分地利用GATS的“逐步自由化”原则,分步骤、分期限地开放本国金融服务部门。GATS项下的承诺采取“原则综述”与“逐项给予”相结合的原则,印度在金融领域具体承诺中设定具体的指标或期限要求,若不予兑现国家所受的外交压力较大,但印度作出的具体承诺往往经过深思熟虑,开放的基数承诺并不高,选择外资对本国经济冲击较小的金融部门或金融领域进行开放,并且附加了诸如时间、立法修改、配额、比例等各种限制。
2、开放过程中,印度根据本国经济发展态势和引进外资的实际效果不断修正其承诺和政策。印度的外资政策管理部门(财政部、商务部、RBI)定期对外资政策作出评估,判断利用外资的利弊,并出台相应的政策建议。印度在1995年加入WTO之后,多次对其入世承诺作出修正,其外资立法和政策基本上每年作出微调,总体的趋势是逐步放宽外资进入的限制,在许多金融机构和部门中外资的股权比例(ceiling)不断被突破,甚至允许设立外资全资的非银行金融服务公司,这都大大突破了其加入世贸组织的承诺。
3、印度多以法律手段而非行政手段对外资进行监管,这符合对外资管理的国际惯例。印度引进的外资集中在风险投资和机构投资资本市场两个领域,对这两个领域印度均颁布了专门的规则加以规范,对外资的投资行为有着具体的限制和规范。对符合法定条件的外资进入印度金融业,还需印度储备银行的行政批准,在某些情况下,RBI可以运用“审慎原则”拒绝外资的准入申请。
4、印度作为发展中的大国,加之长期受英国殖民统治,与西方国家的沟通与联系较为频繁。印度没有发展中国家通常具有的外资恐惧症,在对待外资的待遇问题上,也没有给予特别的优惠,甚至外资某些税率(如短期资本利得税率)要高于国内企业,即便如此,印度在吸引外资尤其是间接投资上的成绩仍然不错。在开放的步骤和格局上,印度沿袭自己的主张,不轻易屈从于外界的压力,无论是银行保险还是证券业,均严格按照既定的路线图渐次开放,在开放的方式上,采取“原则刚性”与“个案柔性”的“刚柔并济”的方式,即设定严格的外资持股比例上限,同时也允许在特殊情况下以个案审批的方式设立超比例持股的外资金融企业。当内资企业成长到足以和外资抗衡的程度时,则果断开放金融市场,更大限度地引进外资,鼓励在市场上的充分竞争。
(四)对金融稳定性的影响
外资对金融稳定性的作用在印度突出体现在机构投资者上。据一些学者的研究,较之一半市场参与者,FII的投资理念较为成熟,大进大出的情况较少,投资周期较长,其抵御风险的能力也强,从而有助于提升印度资本市场的稳定性。在亚洲金融危机期间,印度证券市场的波动幅度较小,而且价格变化幅度也不大,市盈率稳定在18倍左右,这很大程度上应归功于FII制度的成功运作。
当然,也有学者对此提出不同意见,认为印度股市在亚洲金融危机时表现平稳,主因是印度与中国一样保持着对资本项目下的管制,有效阻击了国际游资的流入,并有效遏制了境内外资的流出。 但从数据分析,FII在危机期间的表现,确实较之一般投资者理性,在危机最严重的1998-1999年,FII在印度股市买入1611.5亿卢比的股票,卖出1769.9亿卢比的股票,其卖超幅度并不大,对印度股市起到了一定的平衡和稳定作用。
(五)社会舆论评价
由于印度的开放是建立在多党派政治共识(political consensus)基础上以“审慎渐进”(cautious gradualism)方式进行的,其间虽然也有外部的压力,但其对内改革所引起的内部需求才是促使印度对外资开放金融市场的主要原因。在开放过程中,印度政府和监管部门充分征询了各界的意见,并审慎地确定了开放的领域和节奏,因此开放获得了丰硕的实际绩效,也得到了印度国内外社会舆论的高度评价。
“从老牛车到因特网”,这既是对印度经济在最近15年飞速增长的形象说明,也是印度资本市场发展的真实缩影。1991年之前的印度资本市场,基本架构尚未形成,行政管制严厉,交易效率低下,股票买卖都要通过中央监管机构核准后才能转手,没有电子交易,整个流程需要15—16天才能完成。而今,以日交易额排名,印度的两大交易所已在全球分列第三、第四位。《远东经济评论》做过一个统计,自1993年以来的12年间,大陆、韩国、新加坡、台湾4个亚洲新兴市场的股市实际上已经摧毁了投资者的资本,只有在印度和中国香港的资本市场上投资者获得了超过美元存款利率的收益率。
媒体认为,印度的金融对内改革和对外开放齐头并进,政治风气和经济活力的改善兼顾,成绩斐然:印度政府除制定法律制度和市场规则的基本框架之外,它在更多时候充当服务者的角色;对于想要上市的企业不是通过政府审核,而是由公司自己做信息披露,由专家打分,投资人根据打分情况自行决定是否投资;对于外资机构的进入几乎不设限制,印度资本市场上的外资机构已经由2004年的500家左右上升到2005年末的850家。
印度政府的对外开放步伐本应更快,印度原定今年实现资本项目下卢比完全自由兑换,放松印度对银行、保险、石油、电信、电力等领域的外资比例限制,但由于左翼政党的反对,这些计划被迫推迟。左翼政党对待开放的态度较为审慎,他们认为,尽管印度金融市场取得了不小的进步,但并不意味着全面开放的时机已经到来,在对保险和银行的开放问题上,由于来自左翼政党和利益团体的压力,印度仍然恪守26%和49%的底限,没有答应美国等发达国家的放宽外资持股比例要求。
对于工会团体关心的市场份额和就业问题,印度开放后对国内所造成的冲击也没有想像中严重。2004年底印度外资银行存款和贷款份额占印度商业银行的5.4%和7%,在证券业务方面,国内承销市场外资机构没有实绩,经纪业务占约12%的市场份额,资产管理业务比重略高,达40-50%。 总体而言,外资的印度的发展态势远未达到“威胁”或“垄断”的程度。
在就业方面,外资机构的进入的确吸引了部分印度优秀专业人才进入外资机构工作,但外资机构的大量外包业务,为印度国内带来了大量的就业机会。由于近年国际金融机构业务收入持续下滑,有控制成本的需求,加之2003年4月美国十大投资银行因研究与投行业务利益冲突,被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处以巨额罚款,跨国投行亟需在全球范围内重新布置业务格局。印度语言、成本及政策优势以及近年其资本市场的迅速成长,为其本地人才带来了许多就业机会。摩根士丹利、摩根大通、高盛、德勤、雷曼兄弟、花旗集团、汇丰控股、荷银集团、德意志银行等国际金融机构在印度招聘大量专业人才,并将其许多业务外包给印度。各大金融机构向海外转移的业务不再集中于后勤部门(数据录入、交易处理及呼叫中心等),其向海外转移的业务职能涉及的范围已大大拓展,包括专业性工作如财务分析、监管报告、会计和图形设计等。由于人力成本的差异,科尔尼管理顾问公司(A.T. Kearney & Co.)的调查估计,这种做法每年可以给全球金融行业节约300亿美元。美国最大的100家银行、证券公司、保险公司和共同基金的高层管理人员在受访时表示,他们目前将印度列为整体而言最适宜开展海外业务处理的国家。
八、印度资本市场开放的经验及启示
印度的资本市场开放是非常成功的,是发展中国家在金融开放领域的典范,通过上述绩效分析,我们可以发现,印度通过开放资本市场,促进本国市场和企业竞争力的提升,同时也保持着对开放事项的主导权和控制力。开放既促进了发展,又维持了金融稳定,既引进了外资,又不牺牲控制权和市场份额,起到了“双赢”的效果。印度资本市场的成功开放,得益于如下经验,值得正处开放深化阶段的又同属发展中大国的我国加以借鉴。
(一)机构准入从宽,资本项目管制从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