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法治环境事关经济发展

法治环境事关经济发展


杨垠红


【全文】
  笔者按:2004年厦门大学组织博士团进行“再塞上行”的西部地区调查活动,考察了宁夏海原县的社会经济基本情况。在调研中笔者尤其关注当地法律意识状况,由于受落后的经济状况的制约、传统文化的消极影响以及教育水平低下和法律教育薄弱的制约,宁夏海原县人民的法律意识水平总体上还比较淡薄,而经验表明了经济的发展与人民的法律意识水平的提高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为此应在加快经济发展和逐步提高教育水平的基础上,抓好“一中心、一特色、两基本点”,提高海原县人民法律意识水平,从而为当地社会经济发展孕育良好的法治环境。
  人们的法律意识水平与经济发展、法制建设有着密切的联系。贫穷落后地区的开发乃至现代化建设需要有符合市场规律的法作指引和支撑,已为世界经济发展史所验证。美国在西部开发之初1860年制定的《宅地法》、《树木种植法令》等加速了美国西部经济的发展,意大利1950年的646号法律保障了其南方开发计划的顺利进行,日本1950年《北海道开发法》及其他相关土地开发的基本法促进了经济的开发,这些都是很好的例证。在借鉴国外经验的基础上,我国提出“西部开发、立法先行”的理论。但我们不能简单认为,目前中国西部只要创制出一整套的法律制度就可以促进经济腾飞。法是活法,它需要人们配合、遵守和贯彻,需要通过具体的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执行和保障,而人们的法律意识决定着法的实施过程、法律的实施效果。正确的法律意识有利于坚定人们对法律的信仰和信心,有利于提高人们守法的积极性,有利于培养人们民主监督的自觉性,从而约束司法人员和执法人员依法办事,保障法律的良性运作,推动法制建设的进程,尽快实现国家的法治化,进而保障经济的稳步发展。反之,落后的经济状况也会制约当地人民的法律意识水平的提高和法治建设的开展。
  一、海原县经济发展与当地人民法律意识水平的现状
  海原县位于宁夏中部干旱带,属黄河中游黄土丘陵沟壑区,地形复杂,地貌类型多样,山地、黄土丘陵、洼地、河谷川地等呈带状交错分布,由于气候干旱,森林覆盖率很低,水土流失严重,自然条件恶劣。海原县有耕地512.3万亩,其中水浇地48万亩,以旱作业农业为主,产量不稳且低,农村经济发展缓慢。 它是一个以回族为主体的少数民族聚居县,回族人口占总人口的71%左右。其恶劣的地理环境、众多的民族类型以及民族的、宗教的、传统的文化混合性决定了这样的西部大开发,不应是就单纯的经济发展提供策略,而应是社会结构的全面调整,其中相当重要的是提高当地人民的法律意识水平,促进当地人民法律意识的现代化。


第 [1] [2] [3] [4] 页 共[5]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