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事诉讼率:主要影响因素之分析
汤鸣;李浩
【摘要】民事诉讼率是一个综合的、中性的指标。本文通过实证数据分析,描述了我国民事诉讼率的变化轨迹,认为诉讼率与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水平与平稳性高度相关。诉讼率并非法和权利意识发达程度的衡量指标,法律文化、法律规范数量、司法公信力、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等宏观因素皆有可能影响诉讼率,并试从经济分析的角度,阐明影响当事人对诉讼态度的微观因素。
【关键词】诉讼率;法律文化;公信力;零和博弈
【全文】
一、统计方法与研究意义
如我们所感知的那样,诉讼量与一国的社会变迁、经济发展不无关系,但要考察人们对诉讼的真实态度、使用法院的频率,一个科学的指标则应当是诉讼率。诉讼量只是一个绝对量的概念,人口增长必然会使案件数量上升,所以必须将人口增长的影响因素剔除。究竟什么是诉讼率?一般而言,诉讼率是指一定时间内,每个人口单位提起的民事案件的数量。[1] 按通行的计算方法,本文中的诉讼率是指一年内每十万人口中,法院受理的一审民事经济案件数。[2] 由于刑事诉讼、行政诉讼和民事诉讼在制度、价值理念上有较大差异,本文的讨论仅限于民事、经济案件的诉讼率。[3] 诉讼率并非一个价值判断指标,一定地区诉讼率的高低本身也并非衡量该地区司法制度效能、法和权利意识发达程度的依据。当社会经济发展较为平稳时,诉讼率应当保持在一个稳定的水平上,此时各种解纷机制运行良好、社会化解矛盾与紧张关系的渠道畅通。
研究诉讼率的主要影响因素的意义在于:
1. 为科学认识诉讼率的变化提供依据。长期以来,我们对于我国民事诉讼案件数量的具体状况及其变化轨迹的认识,仅仅停留在一长串司法统计数字和对日益沉重的审判压力的感性认识上。通过研究诉讼率的影响因素,我们能够科学地认识我国民事诉讼之现状;解释是什么力量推动着诉讼率的变化;为何从2000年以来诉讼率逐年下降;为何在诉讼率逐年下降的今天,法院在通过改变诉讼规则将诉讼中的负担、风险更多的转移给了当事人之后仍然感到不堪重负。[4]
2. 为在一定程度上预测诉讼率的发展趋势提供科学依据。影响诉讼率之诸因素合力的方向最终决定着诉讼率的发展方向,虽然未来永远存在着无数可能和偶然性,但通过分析诉讼率的主要影响因素在现阶段的力量对比及其延续性,我们至少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预测诉讼率的发展趋势,从而对我国民事诉讼的发展方向和将面临的困难有较为准确的把握,在深化改革的过程中“防患于未然”。
3. 为在一定程度上引导诉讼率提供科学依据。诉讼机制的设置并非需要在每个权利保护的场合都强制推行,其意义在于为人们提供一种行为选择,国家从特定时期的政策目标出发,可以对诉讼率进行引导。然而不论是要从总体上提高或降低一定时期的诉讼率,还是要鼓励或者抑制特定类型诉讼,只有了解经济发展、所有制变迁、司法效能等因素是如何作用于诉讼率的,各因素间是否存在着牴牾,才能“对症下药”,避免流于空洞和浪漫的改革意见,达到从制度政策上去引导诉讼率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