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本 善治 和谐——大学生社团改革与和谐校园的构建
寻锴
【摘要】当今的大学生社团存在诸多不利于构建和谐社会的弊病。应当以人本精神和善治理念为指导,推进大学生社团的全方位改革,使之形式多样、目标崇高、地位独立、活动广泛,成为大学校园中的重要一极力量,成为构建学校、学术、学生等诸要素和平共处、良性互动、动态平衡的和谐校园的中坚力量。
【关键词】人本;善治;大学生社团改革;和谐校园
【全文】
面对新的形势,中央提出构建和谐社会的新战略,这在社会各界引起了广泛共鸣。在教育界,“和谐校园”的概念应运而生。
“和谐”一词在《现代汉语词典》中被解释为“配合得适当、匀称”。而和谐校园所指称的正是“学校、学术、学生等诸要素处于一种和平共处、良性互动、动态平衡的良好状态的校园”。和谐校园的提出从一个侧面反映出校园里不和谐因素的存在。仅从大学生出发,就可以发现他们与人、与学校、与社会的诸多不和谐之处,其事例不胜枚举,马加爵案便是典型。构建和谐社会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社会各界长期的艰苦努力。然而我仅从自己熟悉的大学生社团着眼,探讨以大学生社团的改革推进和谐校园的构建的必要性、可能性和合理性。
第一部分,分析大学生社团的缺陷及其对构建和谐校园作用的巨大局限性
第二部分,在大学所在的社会环境的大背景及当下的大学生态下寻找产生上述缺陷和局限性的原因
第三部分,指出大学生社团改革的方向并展望新型社团推进和谐校园的构建的方向及前景
第一部分 大学生社团的现状分析
大学生社团,是大学生为了实现某种共同目标,将其行为彼此协调与联合起来所形成的社会团体。在中国近现代史上,大学乃至整个社会的发展史都与大学生社团息息相关。开启现代史的“五四运动”中,清华大学的学生会就发挥了重要的组织作用。⑴那个时代大学生以天下为己任的崇高精神令人敬仰。
改革开放以来新兴的大学生社团,已从以文学社为主逐渐发展到“涉及英语、演讲、书画、体育等诸多方面”。⑵毫无疑问,这些社团在提升大学生素质、增进同学交流等方面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也有利于校园的和谐。然而我认为这是远远不够的,大学生社团的成绩并不能掩盖它的不足,更不应当成为我们拒绝改革的理由。 托克维尔对社团寄予厚望:“要是人类打算文明下去或走向文明,那就要使结社的艺术随着身份平等的扩大而成正比的发展和完善。”⑶即使不像他一样把结社同人类文明联系到一起,我们也理应赋予大学生社团在对和谐校园乃至和谐社会更加积极而建设性的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