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短短数年时间内,新市场个股的涨幅也相当惊人。有些媒体股疯狂上涨了近百倍,如媒体公司EM.TV. 的市值在短短两年内达到140亿欧元,甚至超过了当时汉莎航空公司的市值。2000年春,新市场的市值已经火箭式增长了1550%,达到峰值状态,无论是发行家数、募集资金总量,还是日平均交易量,德国新市场都处于欧洲创业板市场中的“霸主”地位,其峰值市值曾经占欧洲创业板总市值的80%以上。
但泡沫总会破灭,受纳斯达克崩盘和全球新经济衰退的影响,加之市场本身的结构性缺陷和欺诈行为盛行,新市场指数Nemax从2000年初骄人的9600点骤然下滑到2003年可怜的900多点,其市值损失达到90%,投资者在新市场上的净损失达到了1750亿欧元。随着网络科技股的暴跌,机构投资者的离场,市值的大幅度缩水和交投的日渐清淡,德国证券交易所最终决定于2003年6月关闭新市场,并对尚在交易的200余只股票予以重新安排。德国新市场以一种并不光彩的姿态黯然谢幕。
盛极一时的香港创业板
如果说德国新市场最终没能挨过互联网泡沫的寒冬,那么受重创的香港创业板迄今仍未走出当年的困境。1999年底,时值全球互联网泡沫最绚烂之际,香港创业板市场高调出场,科技网络股炙手可热,投资人的热情近乎疯狂。2000年初,TOM.COM发行获600倍认购,冻结资金达1500亿港元。上市首日股价暴涨近5倍,当日集资额26亿港元,是计划的4倍多,20天后涨幅逼近10倍。2000年3月17日,创业板指数推出时为1000点,次年1月23日上升至历史最高3286.95点,短短10个月内陡涨3倍。投资者过度热情,导致市场对香港创业板的企业估值过高,股价泡沫成分较大。一些公司趁着股市高潮发行垃圾股, 由此暗藏着股价暴跌的危机。据说,当年香港投资银行家不愿意看见有业绩的公司,因为有业绩不好定价,没有业绩反而容易定价。如果没有业绩,市盈率就是无限的,变成了市梦率,定出的价格反而有人买。由于散户较多,市场容量不大,创业板成了中小投资者的“短炒乐园”和“投机天堂”。
随着互联网泡沫在世界范围内破灭,香港创业板失却了往日的风光,交投冷清,一蹶不振。创业板指数从2001年初3286.95的历史高点,猛跌至2003年3月31日的108.30点,跌幅高达96%。新上市公司2001年高峰期的57家逐年递减,到2006年仅为6家,减少了近90%。新上市公司集资额从2000年160.56亿港元的最高点,下降到2006年17.69亿港元的最低点,下降了近90%。2000年香港创业板54家上市公司总市值为673亿港元,2006年底198家上市公司总市值不过889亿港元。七年来,上市公司总数增加了144家,增长了3.7倍,而总市值仅增加216亿港元,增长1.3倍。截至2005年11月25日的统计,香港创业板190家依然挂牌的上市公司中,仅有两家公司股价在10港元以上,此外再也没有股价高于5港元的公司了。而股价低于1港元的公司竟多达166家,占所有香港创业板公司的87.37%。半数以上的公司股价低于0.2港元,而股价低于0.1港元的公司已达到70家,占创业板所有公司的36.84%。到2007年1月23日,香港创业板200家上市公司中,剔除暂停交易的25只股票,股价在10港元以上和5-10港元之间的公司各为3家,其余公司股价均低于5港元。股价在0.1-1港元的公司99家,股价低于0.1港元(含0.1港元)的公司37家,二者合计多达136家,占创业板上市公司总数的6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