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理论替我们去死——读《波普尔自传》
金自宁
【关键词】波普尔;理论;知识
【全文】
[美]卡尔.波普尔:《无穷的探索——思想自传》,邱仁宗、段娟 译,福建人民出版社,1987年。
波普尔生于1902年,从他首次出版著述的1934年,到1974年其自传出版,这长长一段时间——在《自传》于1992年再版时,他后记中自嘲地说他似乎活得太久了——中,他发表了如下主要著作:研究的逻辑(1934德文,1959英文版)、历史决定论的贫困(1944)、开放社会及其敌人(1945)、猜想与反驳(1963);客观的知识(1972)。[1]所有这些作品都已经有了中译本。那些以数目字来衡量学者成就的人可能会认为,波普尔发表著述的速度和数量并不惊人,但无人能够否认,波普尔这些著述的内容和影响是惊人的。
波普尔这些著述文风清晰优美而内容深奥复杂,是罕见的“深刻”与“清澈”兼而有之的思想家;问题是他在这些著作中广泛涉猎哲学、艺术、物理学、生物学、政治学、社会学等不同领域,论及进化论、语言学、相对论、量子力学、熵理论、脑科学等等主题,足以令一个被现代现代的学科建制所局限的读者望而生畏。但《自传》向我们揭示,有一些思考贯穿了所有这些不同领域里的著述,这些思考的对象既是波普尔持续关切的中心,也是理解这些著述的关键所在;而且,从篇幅来看,《自传》相比波普尔的上述著作只是薄薄的一本,其中有关重要专著关键所在的论述更是只有寥寥数段;这令我觉得,读这本《自传》可能是理解波普尔著作的捷径——如果读书真有所谓“捷径”的话。
当然,有一种流传甚广的说法是:著作一旦完成,就具有独立于作者的生命;因此作者自己对作品的阐释不应享有相对于普通读者的特权。坚持“客观知识”或“知识的客观性”的波普尔应该会肯定这种说法的前半句,但从他在《自传》中不厌其烦地重述上述已发表的著作来看,我“猜想”他大概象包括我在内的许多人一样不能接受这种说法的后半句。
从《自传》看来,缠绕波普尔一生的问题就是知识论问题。在他看来,知识不同于感觉、不同于意见,不同于信仰;这应该是显而易见的常识。但他先在交谈中发现亲朋好友们并不这么认为;后来更发现支配了整个(西方)学术界的知识观是与他格格不入的“主观主义知识观”。——这种经历看上去也没什么,许许多多的人在青少年时期都曾经有过同类的经历:“别人/世界并不象你以为的那样”。而且,无论哪个时代,坚持“众人皆醉而我独醒”的人总是罕见的,多数人在发现“别人/世界和我想的不一样”时,会自我怀疑,——既然人人都说我错了,那就是我错了吧。但是,波普尔不是常人,他没有因为人云亦云的流行意见而怀疑自己,反而坚定不移、旗帜鲜明地表明要与主流传统“决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