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出大名之前的贺卫方,文章写得有书卷气,散淡而柔和。到了贺卫方名动天下,和几位名教授在报纸上开专栏的时候,文章就差了些——偶而也有精品。这期间,我更喜欢读的,是他的演讲报告,机智幽默中寒光不时一闪。我感到惊奇的是,依我看来,如此忙忙碌碌贺卫方,应当没有时间好好读书。可他的演讲,总是旁征博引,意气风发。中学读书时,老师教导我们:“当老师的,你要想倒出一桶水,肚子里必须有十桶水。”当时听了,心里佩服不已:“老师肚子里,还有九桶水呢。”如今想:“有十桶水才能倒出一桶,这算什么能耐?肚子里明明只有一桶水,偏偏即能倒出十桶水,这才叫能耐啊!”我疑心,贺卫方就有这样的能耐!
生活中的贺卫方,风趣、随和而不势利,知妥协而有决断。真正认识一个人,不是在文章上,而是在酒席上。写文章可以装腔作势,但酒席上难,尤其是酒过八成之后。酒过八成还能装腔作势作势的人,最好不要拿他做朋友,这种人是做国家主席的料,——你能拿国家主席做朋友么?
贺卫方酒席上的朋友,真可谓三教九流,形形色色。报社记者、网络版主、公司白领、大学教授,还有不大不小的官员,一名不文的学生。酒过八成的贺卫方,神采飞扬,妙语连珠,俨然有当年梁实秋、闻一多等人在青岛大学的气概。据说这几位文人,当年在青岛号称“酒中八仙”。三日一小饮,五日一大宴。三十斤一坛的花雕,罄之而后已。薄暮入席,深夜始散,自诩“酒压胶济一带,拳打南北二京”。胡适路过青岛,见他们豁拳豪饮,吓得将夫人交付的刻有“戒酒”二字的戒指慌忙戴上,要求免战。 酒席上的贺卫方,有齐人之风,善饮且敢饮。酒席甫开,贺卫方会提醒大家和自己:“今天不要喝多,今天不要喝多……”。等到酒过五成,你就听到:“喝,喝……。”
是真学者,自有真性情。因为不善拒绝,贺卫方在酒席上是弱者,但贺氏却是一个有决断的人。我们只要看他主编北大《中外法学》以及当年编辑《比较法研究》的成绩,就可以约略推测的出。贺氏主编《中外法学》前,《中外法学》几乎是北大法学院教师们的自留地。贺氏入主后,认文不认人,风格大变。能做出这样成绩,我想,贺卫方一定是敢于说“不”并善于说“不”。贺卫方是一个随和的人,一个平易近人的人,但我们看他敢为天下先的犀利言谈,看他为民请命时毅然决然的气概,我们就会相信,这是一个值得信赖和值得爱戴的平凡时代的英雄。我一直纳闷的是,以贺氏言谈,为什么至今没被有关部门关注?有一次,我将这个问题提交给贺卫方。贺想了想,笑着说:“我也纳闷,也许是因为我有几个同学在做高官吧?”我想,这并非真实的原因。真实的原因可能是,贺卫方骨子里是一个建设者,而不是革命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