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农平等、城乡均衡和社会正义
卜安淳
【关键词】三农;农民;乡村;城市;公平
【全文】
西方人喜欢说公平正义,中国古人喜欢谈道德仁义。古往今来,关于公平正义和道德仁义的论著汗牛充栋,其实道理既不复杂也不难理解。譬如,两人合伙逮兔子,逮到的兔子应当两人分。两家合伙做生意,赚到了钱应当两家分。全村人合伙挖水井,水井挖出了水,应当全村人享用。这就是讲正义讲公平。战争年代,共产党闹革命主要依靠的是农民大众,无论是瑞金还是延安,无论是抗日还是解放,军队和老百姓一直是一家人,人民子弟兵靠的是老百姓。打淮海,过长江,农民的子弟兵冲锋陷阵,农民们小车推粮支援前钱。共和国是工农民众在共产党的领导下共同建立起来的。共和国建立起来当然应当工农民众同享天下。共产党领导下建立的共和国是工农联盟的政权,工农联盟合作建国,当然应当工农民众同享建设成果。改革开放农民率先奋斗,农村改革是全国改革的先锋,改革成就,农民应当与全国各界民众共同分享。这亦是简单而不复杂的公平正义的道理。但这简单的道理在数十年来的共和国建设实践中却时常不被理会。共和国建立之初,工农得解放,各界人民都分享到革命的成果。正是在这比较平等的基础上,工农联盟建立起来,这是共和国的基础。但在后来的建设实践中,政府实行农产品统购统销制度,实行工农业产品价格剪刀差制度,实行城乡户籍分割制度,等等,共和国建设事业的成果不仅越来越没有农民大众分享的份,而且农民大众的生产所得大多被制度剥夺以滋养城镇居民。改革开放以来,农村改革一度使农民得享利益,但很快政府以各城镇居民生活补贴,使改革利益再度向城市居民倾斜。商品价格控制的制度逐渐放开以来,农产品价格一直受抑,工业产品价格却大幅升高,农民从事农业的利益收获越来越少。国家在教育、医疗、交通、商业、文化等等方面投资集中于城市,导致公私资本都集中投向城市,乡村资源越来越匮乏,农业的利益越来越微薄,农民不得不离开妻子儿女离开自己的家园到城市务工取利。
今天,农业、农村和农民似乎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重视。但既然“三农”已成问题,首先就应该分析问题的根源。甚至,考虑到问题的社会根源,有些问题的提法我们亦应做适当的修正。例如,“农村的社会治安问题”、“城市的社会治安问题”等提法就不如“与农民有关的社会治安问题”或“城乡社会治安问题”的提法更能反映在社会治安问题上农民和农村的共同困境、城市和乡村的共同困境。改革开放以来,农民大规模离乡离土,流动于城乡之间,流动于不同城市,流动人口犯罪问题一度成为中国社会治安问题的焦点之一。解决城市治安问题的有关政策和措施一般都是从对流动人口的防范管理、对流动人口犯罪者的打击惩治等方面着眼和着手,即便把进城民工视为新市民的积极开放的新作为,也都还只是从城市利益角度考虑的政策措施。长期以来,社会上下基本上都忽视了流动人口这一社会问题蕴含的另一面的社会现实:失却农民主力的农业的长期萎缩,缺少年轻人的乡村的缺乏生机,因粮食收成不佳、耕种收益不多、村社结构松散、家庭矛盾增多、夫妻情感弱化、农村资源贫乏等种种因素而酿成的乡村矛盾的增多和乡村社会的危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