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钉子房”趣谈
李绍章
【关键词】钉子房;旅游;教育;培训;物尽其用
【全文】
土生阿耿法治夜话系列网文:
重庆“钉子房”趣谈
■土生阿耿(上海政法学院法律系)
最近,全球各大媒体在解读重庆“最牛钉子户”,一些专家学者也介入进来,各抒己见,热闹极了。我喜欢评论时事热点,但对此事我至今保持沉默。一些关注我的朋友自然感到好奇,这几天发了不少信件和网络留言,问我为什么不写文章就此发表看法。此间,恰好人民日报社的《人民论坛》编辑来电,要我写篇评论文章。看来不写点什么,有些说不过去了。但对这么“牛气”的一个钉子户,要在编辑限制的篇幅内写出一份客观理性的稿子,实在不是那么轻松。好在交稿时间是在四月初,这样我可以有空闲再思索一段时间。
但要是这几天什么也不写,一句话也不说,那对一直过着“键盘人生”的我,着实感到心里发痒。对“钉子户”事件本身,我不想评论什么,倒是对那座高高矗立在土堆上的“钉子房”有着浓厚的兴趣。“忽闻海上有仙山,山在虚无缥缈间”。我把网络上广为流传的那张照片,放在电脑桌面,不时地看看它,欣赏着,想象着,沉思着。它就像茫茫大海上远离陆地的一个孤岛,周围没有往来船只的踪影;又像万木丛中一只即将咽气的小鸟,身边没有同伴陪笑,只有自己在苦苦地哀叫。
中午睡觉醒来,再次看到这座“酷毙了”的钉子房,心中不由自主地萌生一个想法。先不说究竟应否拆除,我倒觉得即便给予的补偿再多,也不该随便把它铲平。“一声已动物皆静,四座无言星欲稀”。钉子户的声音真是了不起,据说法院也动用了中止程序。如此傲然耸立的“人工宝岛”,耗费了多少建筑工人的心血,伤透了多少利害关系人的脑筋,又蘸尽了多少媒体记者与评论人的笔墨,消磨了多少普通百姓的口水!单看这些早已付出的成本与代价,也要在拆与不拆的抉择上三思而后行。
对于这么一座凝结着人民智慧的“钉子房”,我看还是保留下来吧,不拆的为好。也许有人会说,照片可以证明一切。但通过摄影技术留存下来的,毕竟只是一张干巴巴的复制品,远没有真实的遗存意义更高。况且,保存实物既可以作为历史的见证,又可以享受其未来的价值。“物尽其用,人尽其才”。尽管这座危房已经断电停水,使用价值似已大大减损,但如何挖掘其无形的资源价值,应继续慎重考虑。弄不巧,利用好了,可以收获一大笔物质和精神财富。我的一个直观感觉是,保住这座“钉子房”,给予重点保护,在不破坏原貌的情况下定期修缮,预期经济和社会效益将非常可观。
一个,旅游资源不可忽视。“钉子房”保存下来,可以开发旅游业。历史上,一些发生过重大事件的地点,都凝聚着不可小觑的纪念价值。远的不说,就拿重庆的渣榟洞来说,原来只不过是一个人工采煤的小煤窑,因煤少渣多而得名。1938年起,这里被国民党特务机关改造成秘密监狱,专门用来关押和迫害革命者,许多可歌可泣、英勇悲壮的事迹便发生在此。历史上的那个本不起眼的渣榟洞,早已被开发为旅游景点了。之所以看好其旅游价值,绝不仅仅是因“洞”出名,而是此地有过“血腥的岁月”;同样,今日的“钉子房”,其旅游价值也绝不仅仅是因“房”出名,而是此地有过“光阴的故事”。既然要开发旅游资源,宣传是不可少的。从目前已有的宣传来看,效果很好,这座“钉子房”已经初步成名。或许它此刻在想:人出名靠炒作,房子出名,也得作作秀。“众房皆倒我独立”,秀出来的风格,就是不一样。因而我想,有了这样好的宣传基础,以后的广告就更好做了。广告词也可以搞点创意,模仿人间世界“傍大款”的效应,也可以在物质世界傍一傍名胜古迹,来一句“渣榟洞里归来不看渣,钉子房里归来不看洞”,在央视及各地电视台的黄金时间,不断亮相;在众人喜爱的电视剧中反复插播,效果肯定无与伦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