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这个意义上说,关注《
物权法》等具有法与制度基础性建构意义的一类基本法律的立法与实施,重要的首先应该是从,当代国家乃至世界真正的“法与制度建构”意义上的基本性/基础性议题/课题方面,来进行深入的理论思考与制度建构实践的理性认知!仅此而论,标志着当代中国财产所有权制的《
物权法》的立法建构(11),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说,是中华政治法律制度文化历史五千年(注15),尤其是当代中国政治与法律制度体系改造,值得关注和庆幸的事件。期待由此为基点,继续开发出“法与制度”理论观念上的“变革与建构”; 早日进入中国国家和公民社会建设的真正的“当代法与制度”创新建构的新境域!
8/3/07草;11/3/07修改
【注释】1﹐“
物权法细节背后的大是大非”DWNEWS.COM-- 2007年3月8日《瞭望》新闻周刊记者汤耀国报导/体现国家基本经济制度,注重对国有资产的保护,对各种物权给予平等保护,体现国家现阶段的农村政策,是物权立法过程中的几大原则。(原载《瞭望》杂志07年第10期)。相关一些最新报导﹕“中国《
物权法》之争已经超越了法理争论”DWNEWS.COM-- 2007年3月8日 美国之音记者许波﹔“《
物权法》将通过,中国迈向「私法」时代”DWNEWS.COM-- 2007年3月8日﹐香港文汇报报导﹔「物权制度的建立将是中国最大、最深刻的变革。」中国民法学研究会名誉会长、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王家福指出,
物权法强调的是保护老百姓的私有财产,保障人基本的生存和发展,保障基本的人权,没有物权就没有人的最基本的体面的生活,就没有人权。这部法律将引领中国走向「私法」时代,开启民众的维权意识,未来将给整个中国的经济社会文化带来深刻影响。《
物权法》的提出,保护私有财产成为最神圣的法律之一。
2﹐
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草案)(七次审议稿) 法学时评网﹔《
物权法草案第六次审议稿》的若干问题 梁慧星(中国社科院研究员)法学时评网,2007,3,10 http://www.law-times.net/index.asp ﹔
物权法第六次审议意见新华网 发表时间:2006-10-28 新华网北京10月27日电(记者邹声文、张宗堂);
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2005年草案) 作者: 全国人大法工委 ﹔ 对
物权法草案(2006年6月6日修改稿)的修改意见 2006年11月27日 中国民商法律网 梁慧星 ; 是“物权法定”还是“物权自由”? 梁慧星
物权法草案(第六次审议稿); 梁慧星:《制定中国
物权法的若干问题》,《法学研究》2000年第4期﹔正确认识
物权法——澄清对
物权法的误解和混淆﹐梁慧星 2006-10-28 ﹔正确认识
物权法——澄清对
物权法的误解和混淆 梁慧星 2006-10-28 ﹔重谈“认真对待
宪法”——评梁慧星《不宜规定“根据
宪法,制定本法”》管华﹔
3﹐部分法学专家论
物权法﹕“完善中国市场经济权利体系 物权法立法修法幷进” 武建东 来源:新浪财经 2007-03-07 ﹔“只要是合法财产都公正保护 江平(
物权法专家起草小组负责人):乞丐的讨饭棍也可能变成金棍;不能期望
物权法十全十美” http://news.163.xom/ ﹔“中国宪法学会副会长张千帆教授谈
物权法”﹔王利明:
物权法的价值取向﹔王利民﹕我国公有权制度的
物权法构建【摘要】﹔王利明主编:《中国
物权法草案建议稿及说明》,中国法制出版社2001年版。
4﹐
物权法应采纳“一体承认、平等保护”的原则 孙宪忠(原文载于《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学院学报)2006年第4期)﹔平等物权:起点公平的法制期待 中华工商时报评论2006-08-29﹔中国当前物权立法中的十五大疑难问题 孙宪忠﹔孙宪忠<<论
物权法>> 北京:法律出版社,2001﹔平淡而又可不平凡的“
物权法”龙卫球“ 既然说‘
物权法是规范财产关系的民事基本法律’,那么,就是说,凡是纳入到这部《
物权法》之中的财产权或者财产关系,都要在“民事基本法律”的意义上加以理解或曰规范解释的。”。
5﹐王兆国﹕“关于《
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草案)》的说明” 中评社北京3月8日电: “关于坚持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物权制度是由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决定的,与资本主义物权制度有本质区别。制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物权法,必须全面准确地体现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第一,
物权法草案把坚持国家基本经济制度作为
物权法的基本原则,明确规定:“国家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国家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这一基本原则作为
物权法的核心,贯穿并体现在整部
物权法的始终。 第二,所有权是所有制在法律上的表现,是物权制度的基础。草案对国家所有权和集体所有权、私人所有权作了明确规定,其中有较多条款对国家所有权作了规定,有利于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有利于各种所有制经济充分发挥各自优势,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王兆国在人大会议作
关于物权法草案的说明(要点) 中国新闻网 03/07/07﹔王兆国:制定
物权法总的原则和
物权法草案的形成人民网 03/07/07﹔十届人大五次会议听取
物权法草案等说明新华网 03/08/07
6﹐姜恩柱:“
物权法草案不违宪”七次审议各方认识趋于一致﹔
物权法草案不符合
宪法规定的看法是不全面的﹔
物权法为维护广大人民群众切身利益提供法律保障﹔
物权法草案7次审议主要有3方面原因﹔
物权法草案为何审议七次——姜恩柱释疑两会热点 2007年03月04日 北京晚报
7﹐
物权法草案今日"八审" 追踪中国立法"新标杆" 2007年03月08日 07:28 人民日报﹔
物权法:深层政治变革开始酝酿中国时报白德华, 2007年3月4日﹔
物权法:中共建政以来第一部财产法规 美国之音记者舍阿夫 2007年3月3日。文汇报2007-03-09 :《
物权法》增强港人内地置业信心﹔南方都市报2007-03-10 社论:引入判例制,让
物权法成为“活”法 。
8﹐《
物权法(草案)》违宪风波——对“违宪风波”的学术观察与评价 王竹 附部分注释﹕吕娟:《法学界的“郎顾之争”——<
物权法>“叫停”的背后》,《法律与生活》2006年第2期。郭松民:《
物权法(草案)》有没有暗度陈仓,《记者观察》(上半月) 2006年第4期。 孟勤国:《中国
物权法草案建议稿》,《法学评论》2002年第5期﹔梁慧星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草案学者建议稿》,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王利明主编:《中国民法典草案建议稿及说明》,中国法制出版社2004年版。梁慧星主编:《中国民法典草案建议稿附理由书》系列丛书,法律出版社2004年版。王利明主编:《中国民法典学者建议稿及立法理由》系列丛书,法律出版社2005年版。《各地人民群众对
物权法草案的意见》和《各地人民群众对
物权法草案的意见》(续),《中国人大》2005年第15、16期。 参见徐国栋编:《中国民法典起草思路论战——世界民法典编纂史上的第四大论战》,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物权法草案评论文章”是指中国期刊网收录的,检索时间范围2000-2006年,最后检索时间2006年10月10日。由于期刊网未收录《中国法学》、《中外法学》和《法学家》近年来的文章,因此相关刊物的文献是笔者另行统计的。许坚:《<
物权法>应吸收近十年来改革的新成果》,《中国国土资源经济》2006年第4期。 童之伟:《
物权法(草案)》该如何通过
宪法之门,《法学》2006年第3期。焦洪昌:《<
物权法(草案)>的合宪性分析》,《法学》2006年第3期。高富平:《是
物权法问题,还是
宪法问题——由
物权法是否违宪引发的思考》,中国民商法律网《民商法网刊》2006年第3期。郝铁川:《<
物权法(草案)>“违宪”问题之我见》,《法学》2006年第8期。季秀平:《论物权的平等保护与公共财产神圣不可侵犯》,《求索》2006年第5期。李寿双:《两败俱伤的
物权法草案(第五稿)》,《金融时报》2006年8月25日﹔韩大元:《由<
物权法>的争论想到的若干
宪法问题》,《法学》2006年第3期。关于增加“根据
宪法,制定本法”,梁慧星教授表达了不同意见,参见梁慧星教授2006年11月24日在中国人民大学明德法学楼601所作“中国
物权法草案六审稿评析”讲座内容。参见王竹:“论《
民法通则》与《
物权法(草案)》的合宪性”,载王利明主编:《判解研究》2006年第三辑。 【写作年份】2006
9﹐专家:前后历经七次审议 出台
物权法时机已成熟 2007年01月18日 08:07:04 来源:人民日报﹔此文为发表于《判解研究》2006年第三辑的“论《
民法通则》与《
物权法(草案)》的合宪性”一文第一部分修改而成,增补了《
物权法(草案)》(第六稿)的相关内容,如需引用请参照原文。
10﹐两会审
物权法:公有、私有大对决 DWNEWS.COM-- 2007年3月4日中国时报彭志平﹔纽约时报:《中国人大首次关注“社资之争”》﹔
11﹐
物权法:中共建政以来第一部财产法规 DWNEWS.COM-- 2007年3月3日 美国之音记者舍阿夫﹔“一部支柱性法律”2007年3月8日德国之声﹔
物权法见证中国社会观念更新 东方早报2006-11-02 首席评论员鲁宁文
12﹐
物权法立法的前瞻性不可或缺 中评社香港8月25日电
13﹐德国物权法的沿革与功能 赖纳· 施罗德着,张双根译﹔"英美财产法基本构造比较分析" 冉昊; "法国物权法进展" 2007年元月,子筱于巴黎;Charles E. Rounds Jr.着,宋华琳译:财产权:社会保障改革中的隐含问题 ; 王泽鉴(台湾大学教授):
物权法上的自由与限制 ; 论物权变动* (德)Ulrich Drobnig 教授着 于海涌 译(原载于梁慧星先生主编:《民商法论丛》第22卷); 论权利冲突中的权利位阶 ——规范法学视角下的透析林来梵 张卓明 "一个另类的“权利平等保护”问题 ";
14﹐专家:
物权法地位仅次
宪法将影响全世界 中评社香港3月9日电/中国政法大学徐显明接受香港文汇报专访时表示,“
物权法是对公民财产权更加系统化、更加专门化的保护,可谓一颗‘定心丸’,开启维护私产的新起点。 他强调,
物权法通过多种措施保护国有财产,也给国企改革以及中国未来所有改革都确定了一个基数和底线,对非公有制经济而言,则让人看到了希望。200年前的法国和100年前的德国各自制定了一部民法典,结果影响了整个世界。21世纪民事立法最受世界关注的就是中国的
物权法。我们期待它能像《拿破仑法典》一样影响全世界。
物权法是一部政治性、政策性、专业性都很强的法律。
物权法关系到每一个人的切身利益,在我国的地位仅次于
宪法。是落实
宪法当中国家保护公民的合法收入、合法财产权和继承权最直接的法律。由于
物权法是对公民财产权更加系统化、更加专门化的保护,从这意义上讲它开启了一个保护公民个人财产的新起点。
关于物权法中对私产的保护措施,以民事措施为主。这一类措施是确认的措施,权力确定下来就可以防止纷争。 此外,
物权法中还有行政的方式,对国有资产保护不力、监管不力、关联交易当中处理不当导致国有资产流失的,要承担责任。由此,通过对财产的不同保护方式构成了一个细化的保护体系。
物权法还通过约四五种措施来防止国有资产流失。虽然
物权法从物权的确认上、使用上加大立法力度,防止国有资产流失,其更重要的职能是对国家和个人的物权平等保护,在坚持这个原则的前提下,来注意国有资产的流失。流失是发生在利用过程当中,而物权则是首先解决它的归属问题。保护国有资产流失重要的使命是主要通过经济法、行政法、
刑法一整套系统来实现,不能把所有希望寄托于
物权法这一部法律上。”
15﹐李玉生:中国古代法与现代民法物权制度的比较研究―兼及《
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草案)》的相关规定﹔附部分参考文献:钱明星.
物权法原理.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4﹔叶孝信. 中国民法史.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3﹔戴炎辉. 中国法制史(第三版). 台北:台湾三民书局,1979﹔张晋藩. 清代民法综论. 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8﹔仁井田升. 明清时代的一田两主习惯及其成立. 刘俊文主编. 日本学者研究中国史论着选译(第八卷·法律制度). 北京:中华书局,1992﹔梁治平. 清代习惯法:社会与国家. 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6﹔全国人大法律委员会. 关于《
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草案)》的修改情况的汇报]. 全国人大常委会公报,2005,(5).
16﹐“巩献田轰《
物权法》违背
宪法富了贪官”DWNEWS.COM-- 2007年3月9日﹐东方日报两会采访组北京报道﹔巩献田教授第三次上书中的几个知识性错误”周永坤 5/1/07﹔附录二(巩献田的公开信)(一)谁?用什么“平等保护”国家、集体和私人所有权? —兼驳《
物权法》草案“没有违宪”说 巩献田2006-3-28﹔“ 一部违背
宪法和背离社会主义基本原则的《
物权法(草案)》” 巩献田 2006-10-28 ;从“违宪”之争说开去——致巩献田的一封公开信 钟凯。
17﹐“北京大学法学院尹田教授:国家财产之
物权法地位﹐2006年11月1日﹔“我国公有权制度的
物权法构建” 王利民 【摘要】该文关于<<
物权法>>建构的民事主体制度中“国家所有权”﹐“集体所有权”规范的相关理论与现实问题﹐有诸多精彩论述与批判﹐值得推荐阅读﹗以下是原作者附言﹕“本文发表于《当代法学》2006年第2期。虽然目前《
物权法草案》已经七次审议,人们对其见仁见智,但笔者认为,目前草案并没有实质性改观。”; 集体土地所有权主体的法律定位 杨文杰(陕西 宝鸡 721007); 眭鸿明:当前物权立法中几个值得关注的理论问题 (北京综合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