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忙些什么?还算充实吗?
我发现你很习惯于注重“细节”,例如某个人说的某句话,甚至某个词。关注细节,可以空泛的被认为是一种“优秀”品质。但一定要有前提——特定的时空,即这种关注是有必要的、是对理解整体问题有推进、挖掘意义的、而不是脱离整体的空洞细节。
“提高一个人提出问题的能力”,这本身就是一个高度概括甚至空洞的命题。对此命题的理解,不在理论剖析,而是实践,大量、反复的实践。所谓的至理名言,不是行动的出发点,而是归宿。
社会科学所对应的是社会生活,社会生活是应当体验,而不是解说的。坐在书斋里,充其量只能完成对现有理论的梳理和证明的工作,而不太可能有新的发现。这就是我以及绝大多数学人目前的状况。
读书,读好书(对好书的识别本身,可能就是读书的结果之一。),读适量(显然不能太少,也不宜过多。)的好书,无疑是必要的。书籍通常提供的是知识,而不一定是智慧。智慧通常来自于实践,来自于主体对知识和实践的理解和领悟。
理论思维训练,无疑是重要的(特别是在专门的理论学习阶段)。这可以帮助我们发现理论中的问题。很高兴看到你——乐于此道,而且极有可能在方法恰当的一定积累之后会——长于此道。这是理论工作者的必备基本功。
问题有时来自于好奇,更准确地说是来自于一种特有的思维方式。在他人无问题处——发现问题(并非知识性的问题),是直觉?是积累?也许都是。学富五车而提不出问题的所谓学者——比比皆是。他们是知识强人,却也是智慧弱者。
哪里有问题?除了上帝,没有人知道。因为没有问题存在何处的标准答案,问题是“隐藏在”事物之中的。发现者是稀缺的,也是伟大的。
对,提问者——就是伟大的发现者!
提问成为一种能力,既是先天,也可习得。当提问不是本能之时,看看能不能使之成为——习惯。也许可以机械一点,不妨把“发现问题”挂在嘴边,想念口诀一样,凡事必先经此一程序,并且日积月累。习惯是——养成的。做到了这一点,收获就是——可预而不可求了。
方法,是必要的,但不能过分依赖方法。最朴实,往往最有效。最简单,往往最深刻。
愚以为,成就事业,不外乎主、客观两方面原因。1、主观条件,是父母给予的,任何人无力改变,但勤能补拙。2、客观环境,是所处的时空状况,也是无法选择的,但可以因势利导。
“什么是深刻 ?什么是厚重?如何作到这些?”没有标准答案。你自身的不断实践,就是最好的答案!
能够意识到:虚度、平庸、龌龊,就是不——虚度、平庸、龌龊!
走“学术研究和教育”之路,精神可嘉。首先要解决“位置”问题,即饭碗问题。进入传统的教育或科研机构,门槛很高。注意,门槛本应该是——废弃之物,可是现实却是越来越高——普通专业的普通博士——断然没有可能(不排除极端的例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