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我们可以预想的是金钱本位制,或者更精确的说是权力与金钱复本位制的时代的到来。当理性和智慧成为人类的主宰,智能本位时代才会到来。
其实,该文中提到的“将我认为视为创新”已经实属不易、难能可贵了!而更多的“成果”干脆就是“一些制作精良、合乎‘规范’的学术成果,抛去引用、借用、偷用文献外,就根本找不到作者自己的创新理论观点。”如果通篇除了抄还是抄的话,那么合乎规范的抄与不合乎规范的抄真的没有太大的区别。只不过是五十步笑百步而已。
当下的论文,在学术论文的三要素:论点、论据、论证之中,除了论据(合乎规范的引用)之外,就什么也没有了。上至所谓的博导、教授,能有几篇论文中能找到他自己的论点。几乎都可归入:综述、讲话、总结、回顾、介绍、说明、比较、调研、教材、译介等等之中。我并不否定不同文体作品的自身价值,只是想呼吁建立作品分级、分类管理、识别体制。区分不同文体作品的含金量,使论文提纯,进而提质。
学术的第一要义在于质疑。发现现存问题,提出不同观点,这就是论文的——基本功。理不辩不明,批判、论战(当然是对事不对人),就是论文的常态。现实却是歌舞升平、欢乐祥和。彼此借鉴,彼此帮衬,自不待言。偶有评论,也是相互吹捧。
该文提及人海学术问题,其对策不应在于消肿、瘦身,而在于——准确分类和定位。特别是规模庞大的高校教师队伍,长期以来一直——被误读了。每个教师如何提高自身素质与每个教师如何指导、帮助学生提高自身素质是两个截然不同的命题,甚至没有必然的因果关系。教育是一门独立的科学。学的好和教的好是两码事。科研是教学的发动机、助推器,貌似有理。深究之下,我们发现,时代变迁了,曾经通行的理论其适用条件发生变化了。现今,资讯发达且快速传输,极易获取。知识具有通适性,高级知识——通吃——低级知识而一统天下。普通教师的辛勤劳作——所谓的科研成果,通常是——无用功。在实践中并不能取得预期的效果。学生开阔的视野早已飞越自己学校、自己教师的藩篱,去拥抱全世界。在创造知识产品方面,已经不是普通教师的天职。转而应定位于,当学生面对如此丰盛的、知识的饕餮盛宴之时,作一名如何针对不同个体使其吃的好、吃得饱的营养师。
给广大教师松绑(当然还要把精力专注于教学),这是国家宏观决策和社会普遍认同的问题。进而引申出评价机制问题,指挥棒的正确导向必将有效解决连锁反应的买文卖文(出版、发表领域)问题,重量不重质的虚假繁荣问题。又要触动某些人的利益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