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学术大“裁军”,势在必行》后有感
左明
【关键词】学术
【全文】
注:《学术大“裁军”,势在必行》,作者:杨曾宪
载于:《社会科学报》2005年1月13日
关于“学术规范”问题我已关注多时。案头就有一本由杨玉圣(中国政法大学教授)、张宝生(教育部社政司科研处处长)主编,河南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学术规范读本》。该书收集海内外知名学者(阵容庞大,规格豪华,略举一二:季羡林、朱苏力、林毅夫、梁治平等百余人)的相关代表作百余篇,全面反映最近十余年来学术界对学术规范这一跨学科、前沿性话题大讨论的学术思想成果。洋洋洒洒近百万言。
初得此书,如获至宝、如饥似渴。但——每况愈下,读至一半就搁置了。与我的期望——大相径庭,众多学者主要把注意力集中在“表层和皮毛”上了。他们所谓的学术规范,其实就是“学术的形式规范”。正如该文所云:“国内学界近年来重视学术规范了,有倡导,有宣言,有行动——若干学术规范文本已出台。但我却认为,这些努力基本属无用功(精辟!!!),只能起某种表面的修饰作用,遏制一下学术腐败蔓延的势头,却不能解决学术研究本质上失范的问题。”而我期待的是:什么是真正的学术?我困惑,乃至失望了:这就是中国当今顶尖学者的高论吗???
看来是不能把希望寄托在他们身上了!
学术是一种传统和传承。如果说我们自身的国学还有其自身的价值和存在理由的话,完全可以按照其自身的规律发扬光大。但摆在我们面前的、铺天盖地、占绝对主导地位的却恰恰是从西方舶来的近现代社会科学。我们拿来的是法学、经济学、社会学等学科的名词、术语、原则、甚至是完整的理论体系。它们是有形的,是肢体,是易于获得的。而我们却把最为重要的,也是无形的,是灵魂的——科学精神抛在了脑后。科学精神和原则不专属于自然科学!其最核心的内核就是:怀疑和否定!否定是进步的唯一动因。肯定最多只能原地踏步。
没有,我们民族历来没有这样的传统。需要我们今人去发现和培育。我们习惯于谦恭、奉迎、从众、无思、敬高畏上、孝子贤孙,所有这些都是农耕社会和权力社会的基本特征。即使是本应非权力化的学术领域也弥漫着同样的规则。权威因惧怕挑战而扼杀挑战。武力(其合理且合法化的外衣就是权力)是维系社会稳定与秩序的唯一手段,是衡量人的价值与尊严的唯一尺度。
让社会进步去颠覆权力本位制度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