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从可持续发展的环境伦理观看我国地质遗迹保护

  随着社会的发展,旅游经济也成为经济发展的途径之一,地质遗迹资源为旅游业提供了一份丰盛的晚餐。虽然因旅游业的过热,给地质遗迹的保护造成一定危害,但毕竟人们对地质遗迹的科研与美学价值开始有所了解,对人与自然的关系也有了多种理解,有利于形成与巩固可持续发展的环境伦理观,为保护地质遗迹资源打下基础。
  近年来,传媒对环境的关注日益升温,对破坏环境者的曝光与谴责也使地质遗迹破坏者心有忌惮。民间环保组织的介入也使地质遗迹保护不再是环境资源管理部门一家之事,这些都是地质遗迹保护的有利因素。
  但我们也应该看到我国地质遗迹的保护工作仍任重而道远。与发达国家相比仍存在差距,甚至国内经济发展水平不同的地区在保护力度上都存在着很大差距。人们对可持续发展的环境伦理观的认识仍有不足之处.而且停留在理论上的可持续发展的环境伦理观对地质遗迹的保护并无作用。只有对可持续发展的环境伦理观予以正确认识,并指导地质遗迹保护实践才能真正发挥它的作用。
  三、运用可持续发展的环境伦理观对地质遗迹进行保护的对策
  (一)大力开展可持续发展的环境伦理观的教育
  可持续发展是一个从学校到社会全方位的参与过程,各级教育者不仅限于学校的教师,还应该包括父母、企业、社会团体和政府组织。但是,只有学校与社会团结协作并在可持续发展教育中发挥主导作用,才能建立一个可持续发展的未来。
  (1)、中国传统的“天人合一”思想与西方生态整体主义相结合,从意识形态上使人们树立可持续发展的环境伦理观。
  环境伦理教育是树立良好的资源与环境道德意识,防止资源破坏和资源污染的基础。人们只有从思想上认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才能从根本上解决环境保护中存在的问题。而我国传统的博大精深的文化已为我们作好了储备。但现代社会对传统文化的忽视也影响到了环境伦理观的传承。正如美国人诺顿所说“生态危机的实质就是文化危机”。“天人合一”朴素的环境伦理观教育在中国学校教育中的缺乏急需得到改善,但“天人合一”思想教育并不是单纯的对古代文化予以接受,而是去掉消极的成分并与当代环境保护的实际相结合,并将“天人合一”思想与西方生态整体主义相结合,在可持续发展环境伦理观指导下教育人们,因为现实社会危机的解决不可能由任何一种文化来独立完成,必须通过多种文化的共同努力。中国传统文化“天人合一”的朴素环境伦理观与西方当代哲学中生态整体主义相结合,相互取长补短,才能实现中国传统的朴素伦理观的创造性转化,并将之应用于实际,对国民进行教育。
  对于地质遗迹的保护与开发更是进行“天人合一”思想教育的重点,因为相对于其他环境资源保护而言,地质遗迹作为非生命体,是环境伦理学的最高层次,也是生态整体主义论的最终要达到的目标之一,更难为人接受,也就更难以实现可持续发展。因此在科普教育的同时还要从意识形态上让人们改变看法,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但是地质遗迹又不完全等同于环境,与环境这一大的概念相比,它有其特殊之处,如不可再生、非生命体等,但地质遗迹的保护又在环境保护的范围之内,只有增进全体国民对地质遗迹的环境效应与经济效应的理解,强化其生态意识及环境道德意识,才能真正实现可持续发展,才能使地质遗迹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


第 [1] [2] [3] [4] [5] [6] [7] [8] 页 共[9]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