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天人合一”思想源于两千多年前的周代,发展到宋代趋于成熟。儒家学者在吸收了墨家的兼爱,庄子的“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 ”以及惠施的“泛爱万物,天地一体”的思想后提出天人合一的命题,张岱年先生明确提出了“天地合一”的深刻含义:人是天地生成的,人与天的关系是部分与全体的关系,而不是敌对关系。人与万物是共同相处的关系,应该和睦相处。儒家不仅从思想上提出“天人合一”,还看到了人们的生活同自然的依赖关系 ,十分重视对自然资源的保护开发和利用。可以说是一种朴素的可持续发展观。孟子将此纳入王道,直截了当地把自然资源的保护同国家政治联系起来。因此历代统治者为了保持政权的稳定和资源的持续利用在“立法”与“行政”上对环境保护特别是如何对待自然作了规定。公元前11世纪,西周统治者就颁布过《伐崇令》“毋坏屋,毋添井,毋伐树木,毋动六畜,有不如令者,死无赦”。用法令形式来保护水源、动物和森林。秦朝《天律》规定:“春二月,毋敢伐树木林及雍堤水,毋敢夜草为灰,取生荔,毋毒鱼鳖,置陷罔,到七月纵之。”以上法律都明显体现了可持续的思想。
我国古代的普通民众也因为敬畏自然,转而保护自然。尤其是游牧民族更懂得“循环往复”乃是大自然的内在逻辑,破坏了这种规律便是置自身于死地,保护环境显然成为当时人们的自发行为。而环保意识也并非现在才有,在史料与文献中可窥一斑。如我国古老的游牧民族羌族从我国广袤的西北地区迁徙到水草丰茂、山高林密的地方,为使这种富足生活长期延续下去,羌族从定居开始便特别注重对身边环境和自然生态的保护。他们每年都要祭祀山神,祈祷生态平衡。 中国民间传统也多将非生命体赋予人性,《红楼梦》中女娲补天石历经富贵风流可见一斑。古代人们的举动与内在意识都反映出当时人们对环境保护的重视,说明我国有着环境保护的传统。保护自然以达到持续利用的朴素思想,包含了尊重生态规律的内容,但并没有形成系统的自然保护的思想和管理体系。而且随着人口增多,战乱破坏,外来文化影响、科学进步等,我国天人合一思想在现实中越来越被忽视,走上了以牺牲环境来换取发展的道路,古代朴素的可持续发展伦理观在社会、经济、法律中的作用的淡化,无疑使我国地质遗迹——这本不受重视的资源破坏雪上加霜。但毕竟我国自古已有的可持续发展思想在民间仍有影响,使人们在接受可持续发展的环境伦理观时相对容易,无疑对地质遗迹的保护起到积极作用。
(二)现实可能性
我国政府已经意识到环境资源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第一次明确提出了“科学发展观”的概念,并把它的基本内涵概括为“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2005年两会也以构建“和谐社会”为专题,提出经济、社会、环境和谐发展。2005年初,国家环保总局以严重违反环保法律法规的名义,叫停了30个总投资达1179亿多元的在建项目。 凸显出中国政府从源头遏制污染,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决心。近年来,我国地质遗迹保护工作也得到重视,出台了相应的法律条文。在全国范围内由各级政府建立了不同级别的地质遗迹保护区。地质公园建设也逐步走上正轨,已有12处世界地质公园,85处国家地质公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