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非上帝在这件事情上将你举起,你会在人和撒旦的反对之下身心疲惫而崩溃。但如果上帝站在你这一边,谁能抵挡你呢?依靠主的力量征战吧!直到英国的奴隶制度在上帝面前溃散,直到最卑微的人可以见到阳光。阁下,那位在你年轻时带领你的,愿他此刻也在万事上继续赐你力量”。
美国的废奴进程,同样受到福音奋兴运动的影响。1835年全美废止奴隶制协会的成员,有三分之二是福音派牧师。那些建立所谓“地下铁道”帮助黑奴逃到北方的组织者,几乎全是贵格派的信徒。长老会和卫理公会都曾给予废奴运动属灵上的支持。东部和中西部的福音派人士,也时常卷入对抗奴隶制的奋斗。福音派女作家哈拿·摩尔受到威伯福斯的鼓励,在英国各地成立主日学,并写出大量的福音小册子 ,其中著名的《乡野政谈》,公开反对潘恩建立在人文主义之上的人权论。她后来成为“克拉朋联盟”的外围成员。摩尔的作品,带动了一大批英美基督徒女性,在家中以文字事工投身热烈的废奴浪潮,成为普世废奴运动中一个美好的见证。其中最为人知的,莫过于写出《汤姆叔叔的小屋》(黑奴吁天录)的斯托夫人,这部小说对美国废奴运动有着深远的震撼力。
福音与政治
仅仅局限于废奴运动,无法真正理解威伯福斯,理解他在下议院年复一年的议案、演讲、哭泣和彻夜的祷告。许多历史学家对“克拉朋联盟”的评价都不高,认为他们太迂腐,太看重道德立场,缺乏妥协的政治智能。他们不理解政治只是威伯福斯的修道院,而不是他的目的地。威伯福斯认为,废奴的目的只是“把人的价值重新带回到上帝面前”。他在日记中写道,“我的政治生涯只有一个目标,就是废除奴隶制度,并为此尽心竭力。我若有什么成就,那是上帝的高举。喔,主啊,愿我成为你手中的器皿,来拦阻邪恶的事”。威伯福斯是一个“属基督的政治家”,而不是一个“属政治的基督徒”。两者都怀着政治的负担,却有着天壤之别。
威伯福斯所代表的英国废奴运动,和接踵而至的美国废奴运动,是奴隶制在近代被废止的主要力量。恰恰不是启蒙思想家和革命者,而是被他们轻蔑的福音派基督徒,在坚忍的信仰和呼召下,完成了结束奴隶制的使命。尽管丹麦在英国废奴运动的影响和本国路德宗教会的推动下,1803年先于英国废止了奴隶贸易。但普世废奴运动的转折点,仍然要等到1807年英国通过《废奴贸易法案》。
福音奋兴运动,诞生于18世纪的英国清教徒传统。怀特腓和约翰·卫斯理是福音运动早期的领袖。1738年,卫斯理参加莫拉维弟兄会的一次聚会,有人宣读马丁·路德的《罗马书序言》时,他如遭雷击,经历了因上帝的话语而得赦免、重生和释放的体验。从此卫斯理走出教堂,到底层民众中宣讲福音,无数工人、农民和黑奴听他讲道之后泪流满面,向着正被大时代所抛弃的信仰归正。在高歌猛进的时代的前夜,基督教信仰迎来了它在理性主义时代的第一次复兴。接下来的一个多世纪,人类将进入有史以来保守主义与激进主义、信仰与理性、心灵与处境全面对峙的大时代。福音奋兴运动是基督教信仰面向这一挑战的回应,从那时起,福音主义与理性主义或自由主义的对峙就一直持续到今天。
英美的废奴运动是福音主义的产物,而非理性主义的产物。1797年卫理公宗(徇道会)脱离国教,国教内受福音派的影响形成“低教派”(Low Church),成为18世纪末到19世纪前三十年“全英格兰最深沉、最热烈的信仰者 ”,威伯福斯正是这一时期福音派的杰出人物,他21岁成为下议院最年轻的议员,他的好朋友皮特担任首相,希望他成为自己的接班人。威伯福斯22岁时受福音奋兴运动的影响,成为虔诚的福音派基督徒。他在信仰上一面注重“持守加尔文主义(改革宗神学)”,一面也看重“卫斯理福音复兴的重生经历”,主张纯正教义和属灵体验的平衡。既反对陷入教条主义,也反对落入神秘主义。他终其一生为废奴而战,替聋子听见,为哑巴开口,与哀哭的人同哭,被英国人视为议会中的道德楷模。他以自己的见证,将福音运动带入英国的政治界和贵族圈。威伯福斯踏入政坛时,曾联合40名议员,誓言不收受政府的任何财物,最后唯有他一人言出必行,一生信守了自己的誓言。他晚年退出政治时清贫如洗,一位贵族希望为他提供一笔救济金,但威伯福斯拒绝了,他说,“我想至死保持良心判断的独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