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服务外包风险控制及其监管
曾康霖;余保福
【摘要】金融服务外包是金融领域的新兴业务,国际范围内金融服务外包行业目前处于行业生命周期的高速成长期,尤其是近年来发展更是十分迅猛。我国金融业务外包已经开始起步并不断发展。金融服务外包有利于强化金融机构的核心竞争力、规避经营风险和降低经营成本。但也会带来外包失败、成本增加、收益分配的不确定性、战略泄漏等风险。金融机构要加强内部控制防范风险。金融监管部门应加强监管,要合理限定金融服务外包的范围、规范监管机构的权限与监管程序、规范金融机构选择外包商的基本程序和机制、要求金融机构和外包商建立应急机制,并适度从严监管跨国金融服务外包。
【关键词】金融服务;外包;风险控制;监管
【全文】
为实现战略目标及节约成本,全球金融服务业中越来越多的业务活动正在从自行承担转由外包服务商(以下简称外包商)负责,金融服务外包在国外迅猛发展。近年来,我国也有一些金融机构逐步开始了这方面的尝试。金融服务外包提高了金融机构的效率,也带来了一些新的风险并对金融机构的内部风险控制机制和外部金融监管带来了新的挑战。在此背景下,2005年2月,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公布了《金融服务外包》(Outsourcing in Financial Services),对金融服务外包监管提供指引。我国金融监管部门应充分认识金融服务外包的风险并积极采取措施加强监管。本文拟首先对金融服务外包的理论基础进行分析,考察金融服务外包的发展趋势,然后以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金融服务外包》为基础对金融服务外包的风险控制及监管进行探讨。
一、金融服务外包的理论基础和价值
根据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金融服务外包》,金融服务外包是指金融机构在持续经营的基础上,利用外包商(为公司集团内部的附属实体或公司集团的外部实体)来实施原由自身进行的业务活动。外包的金融服务通常有如下几种类型:(1) 信息技术(information technology),如信息技术的应用开发、编程、编码;(2)具体操作(specific operations),如会计服务、后勤服务及管理工作等;(3)契约功能(contract functions ),如呼叫中心(call centers)等[1]。
金融服务外包是建立在业务外包(out sourcing,亦译资源外包)理论基础之上的。通常认为,业务外包的理论基础有:劳动分工理论、比较优势理论、价值链理论、木桶理论、核心竞争力理论等。
根据业务外包理论,金融服务外包具有以下价值:
1、强化核心竞争力。随着电子信息技术的不断细化、金融全球化和金融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以及金融消费需求特点由“趋同”向“求异”的转变,任何单一金融机构要想在整体产品市场上取得全面的竞争优势已经非常困难。金融业在产品市场上的竞争焦点已由传统的价格竞争、功能竞争和品质竞争等转向了响应能力竞争、客户价值竞争和技术创新竞争。竞争形态的转换要求金融机构重新审视本机构在整条产品价值链上的增值优势,确立其核心业务范围,并将优质的资源和独特的能力集中到该领域,挖掘和寻求特定的客户群体,为客户提供最快的、能够带来最大价值的金融产品,形成强化核心竞争力的业务平台。通过金融服务外包,金融机构可以集中有限的资源,建立并强化自己的核心能力。
2、提升组织效率。依照组织规模与组织官僚性之间的关系,部分金融服务外包后的金融机构组织目标更为明确、人员结构更为趋同、信息传播更为快捷、组织原则更为统一、组织文化更为融合,金融机构规模减小,组织更加精简,从而减轻由于规模膨胀而造成的组织反应迟钝,缺乏创新精神的问题,使组织更加灵活地进行竞争,管理更有效率,从而更快、更好地满足顾客价值实现的需要;此外,金融服务外包能降低固定资产在资本结构中的比例,降低金融机构的退出屏障和转换成本,有利于提高自身的适应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