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变乌鸡的启示——从ST猴王事件看上市公司的关联交易
杨北京
【摘要】1993年10月,具有7万吨生产能力的焊材行业龙头企业一一猴王股份有限公司获准在深交所发行上市,在募集资金1.1亿元后,净资产达到3亿多元,当年的主营业务收入快速翻番,达到3.94亿元,这也是该公司上市以来的一个最高点。然而到2000年,公司的焊材主业只能是断断续续生产,主营业务收人更是萎缩至4229万元,不足最高峰时的一个零头。2000年年报显示,ST猴王净资产为负3.76亿元,亏损6.89亿元,每股净资产为负1.24元。2001年3月7日猴王股份有限公司被实施特别处理,股票成为ST猴王。2005年9月21日ST猴王退市。ST猴王由凤凰变乌鸡主要是由于其不规范的关联交易导致的,ST猴王由凤凰变乌鸡主要是由于其不规范的关联交易导致的,本文简要地分析了关联交易的起因及其表现,并对作为防范措施的独立董事制度及信息披露制度进行了粗浅的探讨。
【关键词】关联交易;独立董事;信息披露
【全文】
一.案例简介[1]——凤凰变乌鸡
ST猴王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猴王公司)是由原猴王焊接公司改组,吸收境内法人和内部职工参股定向募集的股份有限公司,于1992年11月18日正式成立,经营范围是:主营焊接材料、焊接设备、机械电器设备生产及销售等,兼营房地产开发、汽车运输、广告设计和制作。公司于1993年9月获得证监会批准向社会公开发行人民币普通股3000万股,并于1993年10月在深圳证券交易所挂牌交易,是原国家机械部定点生产焊接材料和焊接设备的大型骨干企业。
发行后猴王公司总股本达到11246万股,除去成立公司时募集的8246万股,实际发行的普通股为3000万股,发行价为3.8元,共从股市募集资金1.12亿。上市之初,猴王公司股份是以“绩优股”的形象出现在证券市场上的,是有名的“凤凰”。发行当年,年末税后利润为4892万,比上年增长482.88%。可在此后的7年当中,它的业绩却每况愈下。
从1993年至1997年期间,宜昌市国有资产管理局是猴王公司的大股东,猴王集团[2]实际控制猴王公司,并大量占用、拖欠股份公司资金,虚构股份公司利润。即便如此,1997年4月,宜昌市国有资产管理局仍以授权经营国家股的名义向猴王集团签发《关于持有经营猴王有限公司国家股的批复》,使猴王集团正式取得股份公司国家股股权。至此,猴王集团才出现在猴王大股东名单上。
猴王公司的衰败调查显示,截至2000年底,资产总额才3.7亿元的猴王集团贷款本息已经高达14.18亿元。猴王集团利用与上市公司的“三不分”,通过合伙炒股、资产套现、往来挂账、借款担保乃至直接盗用上市公司名义向银行借款等手段,累计从猴王公司手中套走约10亿巨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