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我国的税制改革
张伟娜
【关键词】税制改革
【全文】
我国从1994年税制改革至今,已经历了10几年的历程,这次改革带来了我国税收的连年大幅度增长,可以说94年的税制改革的成绩是有目共睹的。
但随着这些年国内外经济形势的不断变化,其不完善和不适应的问题已经越来越突出,主要表现在:一,我国当时的税制改革是针对当时的经济发展的特点制定的。当时我国的经济处于投资膨胀的状态,是需求过旺的卖方市场。1998年以后,转变为需求不足、通货紧缩的买方市场。二,2002年我国加入了WTO,这就要求我们的税制建设要与世界同步,能够适应国际经济的大环境,能够保护外来企业在国内的公平竞争,同时也要保护本国企业在国际竞争处于有利地位。这些都迫切的要求我们要抓住时机,深化税制改革,从而促进经济的进一步增长和发展,使财政收入更加稳定。
从我国目前的税制状况来看,笔者认为我国目前的税制改革应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一、完成增值税的转型
增值税是我国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增值税一般包括以下三种类型:1.消费型增值税,即政府允许企业将购入固定资产中所含税款一次性全部扣除;2.收入型增值税,即政府允许企业扣除购入固定资产中所含税款,但只能分次、逐步扣除;3.生产型增值税,即政府不允许企业扣除购入固定资产中所含有的税款。一般来说,消费型增值税较为有利于企业生产发展,而生产型增值税则对政府的财政收入更为有利。就增值税的实施情况来看,世界上实行增值税的多数国家实行消费型增值税,少数国家实行的是收入型增值税,而中国目前实行的是生产型增值税。
在1994年中国进行税改时,我们之所以选择了生产型增值税,主要是基于两点考虑:第一,国有企业改革刚刚起步,政府与企业之间资金无偿拨付的关系尚未完全取消,而企业从自身利益出发,可能会努力争资产、上项目,提高其行政级别,因而导致资产设备的投资效益下降。第二,保证国家的财政收入,由于实行生产型增值税,购入固定资产中的税款不与抵扣,这就能大大的增加国家的财政收入。第三、当时中国的市场供应比较紧张,通货膨胀现象较为严重,如果不加以限制,可能助长企业盲目采购、囤积物资和设备的倾向,所以政府选择了生产型增值税,其限制性目的是很明显的。
然而,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生产型增值税的缺陷业已在运行中暴露出来,说明其已不能适应我国当前和今后经济发展的需要,因此必须做出相应的调整。 我国的增值税应从生产型增值税转变为消费型增值税。实行消费型增值税将会刺激投资增长,鼓励新技术的使用,促进基础产业的发展,有助于从根本上改变我国长期存在的技术落后和产业结构不合理的状况,为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技术和产业支持。虽然生产型增值税改为消费型增值税后,短期内可能会造成财政收入减少,但这减少的幅度却是在国家财政承受的范围之内,从长远上看,这种转变会大大的促进经济的快速发展,会在其他方面促进财政收入的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