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根溯源说“黑哨”
韩勇
【关键词】足球,
体育法,黑哨,裁判
【全文】
假球、黑哨久禁不绝,已经成为中国足球职业化进程中的公害。扫除公害才能使足球事业得以健康发展,这是足坛人士和全体球迷的共识。
“黑哨”的大量出现与足球俱乐部的产生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因此我们的起点也从一个足球队的赛前会谈起。
1995年下半年,一支很有希望升A的球队主场迎战另一支强队。因为比赛事关升级大局,俱乐部总经理也特地出席了赛前会。先是主教练讲解技战术,安排首发阵容,然后是总经理讲话。总经理有意无意地说:“今天虽然我们面对强手,但大家不要怕。只要我们的12个人齐心合力,肯定能赢得这场比赛。”
听了这段话,一个年轻队员对身边的一名主力队员说:“总经理真行,连上场队员的人数都搞不准。”
在赛场上所有队员都积极表现,临近终场双方还是0:0平局。进入最后5分钟,奇迹发生了。对方球员在禁区的一个小小的失误,使主队得到一次“点球”机会。凭借这个可判可不判的点球,主队以1:O赢得了这场比赛。
赛后,那个主力队员对年轻队员说:“总经理还是很有水平的,说12个人上场,就是12个人上常你看这第十二个人比我这个主力队员都重要。”
年轻队员这时才恍然大悟,球场上加上主裁判一共23个人,主裁判也加人到主队行列里,用“哨”在帮助主队踢球。
这种“哨声”现在被我们称作“黑哨”,而“第十二名队员”就是吹黑哨的主裁判。
这几年在足球比赛中错判、漏判、反判比比皆是,这些判主就像是白米饭中的砂子、汤里的苍蝇,大大影响了食客的食欲一样,影响着中国球市,也影响到中国足球改革的进程。
职业联赛以来出现了许多有争议的判罚,下面我们仅列举几个,它们中有的被怀疑为“黑哨”:1994年1月6日甲B联赛第21轮,火车头队主场对佛山的比赛,因为已是第21轮,对于积极升A的佛山队来说非常重要。
在比赛进程中发生了斗殴事件。据目击者称,第51分钟时,火车头队9号犯规,来自上海的主裁判鸣笛判罚。鸣笛后,他发现佛山队的6号队员,外员麦克马洪在用手推搡对方队员,随后引发了一场持续三分多钟的斗殴。
斗殴过后,主裁判以“不正当行为”为由,向佛山队6号、1O号出示黄牌,而对火车头队员没给任何处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