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度报告:依法行政仍被公权力羁束
鲜江临
【关键词】依法行政
【全文】
2004年中央政府提出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明确10年内建成法治政府的目标。由于2004年国内行政机关以实施《
行政许可法》为要务,因此2005年实际上是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工作(以下简称“全推”)展开的第一个年份。全推的提出,巩固了建设公共服务型政府的既得成果,为行政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拓展,提供了话语资源。
全推是新政的重要内容。作为全推的拥戴者,笔者在2005提出和实施向社会公开征集政府立法项目,开创了一幅员相当于法兰西的省第一次公开征集政府立法项目工作;同时基于依法行政的行政责任原则,为行政许可实施监督设计出政府法制机构和监察机关联席监督制度,写进地方立法。上述举措得到了社会的拥护,公民致函表示看到了政府依法行政的希望;甚至有群众将我操作的举措,肉麻地吹捧为“三个代表”。
但是,笔者为某省起草好2004-2005年全推工作年度计划后,当了依法行政事业的逃兵――成为一名自由职业者。告别政治、告别权力,逍遥自在,象闲云野鹤一样存在,成为新的人生“愿景”――感谢连战送来一个好词。
逃兵曰:
2005年,是依法行政仍被公权力羁束的年份。这个年份,依法行政仍然面临人类历史上最难规范的政府――1978年经济体制改革运作形成的政府,它是中国历史上最热爱“经济”的政府,是最热爱权力的政府。由于依法行政的规范对象缺乏中国历史上的儒化处理,反而被苏联政治模态刚化,公民与政府的平衡关系很难建立,这就为全推制造了天大的麻烦。由于没有办法让公有制政府不热爱金钱;由于没有办法让集权型公权舍弃绝对权力,在此种情形之下全推,不得不想起我同僚的语式――“蜀道难,蜀道难于上青天”,于是在青城道观旁自语道:
“全推难,全推难于上青天。”
一、“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妨碍“依法行政”
建设公共服务型政府,需要政府从公司型政府解放出来,实现经济民营的经济发展模式。由于土地、市场准入、行政许可制度限制,中国经济的官营经济模式长期得不到有效改造。
对于基层政府而言,发展地方财政是政府的要务。一个穷兮兮的政府既受民众白眼,又得不到上峰的垂青。因此,政府将经济增收的手段,转移到使用公权力促进公共资源商业化的思路,不断转动经营城市、公用事业商业化、城乡一体化的魔方。一个政府如果没有可靠的税收,又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必然要以零和游戏的方式,切取民间经济的蛋糕。公有经济的习性在于不计成本和公私不分,经济增长的可靠模式在于促进民营经济并通过税收实现增长。但是,政府支配经济资源的模式不改变,经济增长中公权力和私权利的冲突就难以避免。
2005年除了参与公共资源瓜分的民营经济体外,其它民营企业的日子依然难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