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止公务员经商也给合法商人制造了思想压力,在他们看来,禁止公务员经商表明了国家对商业活动的鄙视与不认同心理,强化了中国历来就有的重农抑商、鄙视商人的不良风尚。
禁止公务员经商还使得公务员与商人的交往存在制度上的障碍,公务员不懂经商的难处,不了解商业对社会的推动作用,无事就拿商人出气,上企业找茬的现象也就自然增多。
6、 行政检查无法可依,每茬(查)必罚,民营企业疲于应付
企业家经过多年经验总结,认为绝大部分行政执法人员上门都是找着茬儿罚款,而且是每茬(查)必罚,许多上门检查的公务员一般也乐于承认这一点,甚至公开说明要交点面子款,了难费,否则,没有错误会一直查到发现错误为止,使得民营企业疲于应付。
以上现象我国在税收、政府建设、金融宏观调控、土地使用与权益保护、商业制度与行政检查程序制度方面的不当与空缺,需要我们从多个视角看待与研究。
(二) 中国民间经济人士的政治诉求缺乏底气,部分中国民间经济人士缺乏参政议政的方向与知识背景
马克思早就说过,经济是基础,经济基础的变动必然引起上层建筑的变动。改革开放以后,非公经济对国家的贡献日趋扩大,当前绝大多数地区非公经济已经占各地税收总额的份额已经超过了60%,沿海发达地区更是达到了90%以上,这就是非公经济参政议政的底气所在。
调查结果表明:民间经济人士参政议政的机会仍然偏少,顾虑依然偏多。在屈指可数的担任政协、人大委员的经济人士中,45%的中国民间经济人士能够做到“不问对错,据实畅所欲言”,实事求是地反映各种问题,依法行使参政议政权;47.7%的中国民间经济人士放弃了“肝胆相照,知无不言,言无不尽”的独立参政议政的思想,而选择了“有意识地同党保持一致”;7.3%的中国民间经济人士选择压抑自己真实想法,“尽量不提不同或反对的意见”。实际上,与党中央保持一致只是说大政方针的一致,到具体问题上,则要集思广益,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参政议政的权利是每个公民的天赋人权,而民主党派的参政议政权则是
宪法规定的固有权利,不是领导的恩赐。当然,除了中国民间经济人士认识上的原因,造成这种人士失语的原因还必须引起政府的重视:不一致意见得不到正常反馈的比率是66.6%,给提意见的人带来不良影响的占到了23%,得罪人的占10.4%。
一个成熟的宪政国家的标志是:任何政党,哪怕是竞选失败的反对党,都能全力以赴、非常有效地参政。而通常情况是:国外执政党在执政过程中,很少独自拥有绝对优势,执政党只有同一个参政的反对党联合、沟通、协商,才能使得自身的议案获得通过,这保证了国家决策的合理性。尤其重要的是,国外反对党竞选失败并不等于参政失败,反对党参政的比例即便是两党制国家,也会在40%以上,如果低于40%,会被认为是国家参政政策与政党运作的极大失败。在多党制国家,执政党能够在各个方面保持30%的席位,就已经是非常稳健了。历史经验证明,多党制国家执政党在国家机关各部门拥有30%左右的席位,是广大民众、执政党、以及国家与民族的福音,解放区为什么成功,就是因为采纳了“三三制”吗!国民党以及后来苏东地区的政党政治为什么崩溃,因为执政者没有中国共产党的“三三制”胸襟吗!在两党制国家,如果一党在各部门都占到60%的席位,政策与政权的稳固性就会大打折扣;一党的绝对优势有可能出现政党政治形同虚设的恶果,政党政治形同虚设,民众就失去了政党反应意见制约政府的正常渠道,群体事件、游行示威、动荡、骚乱、罢免议案乃至提前竞选,都是逻辑上的选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