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什么是法官及其对法治的意义……从包青天谈起
包青天是一个家喻户晓的人物,在我国被作为公正无私、刚正不阿的一个象征。他轧陈世美、轧娘娘、还轧了自己的侄子。任何一个社会,老百姓的不满,社会的腐败都首先表现在司法上,看一看听过的戏,揭露社会黑暗的戏总是与打官司相关。这是因为司法是老百姓的最后一道屏障,这一屏障出了问题,老百姓便不再有说理的地方,社会的机体就会被破坏。所以,人们对包青天给予了太多的赞美和期望。那么,包青天是不是代表着法治社会的法官的形象呢?法治社会下执法者应该是什么样的执法者呢?
首先看包公是如何办案的,他常微服私访,体察民情,了解老百姓是不是有什么怨情,一旦发现,就立案为民作主。这种方式被我们继承下来,在解放区有个叫马锡五的就学了包公的这些办法,小二黑结婚上的故事就是马锡五的代表作,解放后他还当了我国最高人民法院的院长,所以,马锡五审判方式至今还对我们有很大影响。不过,我觉得这种方式值得思考一下,我们可以来分析一下这种作法的利弊。
可以看到,在包公的故事中大都是反映强者对弱者的迫害,戏是从被压迫者的角度来展开的。我们现在要把它放到现代社会环境中来,看看情况是不是有了变化。目前,我们的诉讼有三种,一种是刑事、一种是民事、一种是行政。而与老百姓最为相关的可能多是民事纠纷,所以我们的分析就从民事纠纷的处理入手。前几年,我们提倡过田间办案、下乡办案。从原告的角度讲,可能自己的权益得到了保护,但从被告的角度,被告会如何认识法官的地位呢?被告可能会感到,法官是来弄我的事的。这是原告胜诉的情况,原告败诉了呢?比如听起来原告有理,法官要为他做主,但被告一说,根本不是那回事,所以原告要败诉,原告一旦败诉,他可能会说,唉,法官有什么公正,只不过是糊弄点诉讼费吧。一旦一方当事人有了这种认识,他会如何理解法官的公正性,这种公正性在这一当事人心里可能是根本不存在的,他会对判决采取抵制态度,这不仅影响了法官的中立地位,可能还影响了法律的权威性。现在都知道执行难的问题,这个问题的原因可能是多方面的,但我想判决的权威性不高,不能让人信服可能是原因之一。这在某种程度上与我们的办案方式有关。比如有一个老头,被判支付1000元赔偿,老头不服就是不履行,被抓也不怕,孩子要替他给他不答应。
现在我国搞民事审判方式改革,规定法官一般情况下不再调查证据,而是由当事人举证,好多人不理解,说法官不去调查,要法官干什么?这种想法我想是一种误解。法治社会下的法官应当是中立的、应当是被动的。和一方当事人一起办案,或者过于主动地去了解案情,可能有助实现某一个个别案件的公正,但却以法律的权威性为代价,这是得不偿失的。
现在再回到包青天的故事中去,人们最为津津乐道的是包青天大义灭亲,轧了自己的侄子,尽管轧错了,但包公公正无私的形象跃然于舞台之上。现代也有这样的例子,我记得上中学时候曾看过一部电影,叫《检察官》,电影塑造了一个无私的检察官形象,他亲自办理了他儿子的案件,并奋力追捕儿子,最后儿子自杀。这些故事发生在古代的包公身上还可以理解,在现代社会中还这样我总是不理解。因为这违反了法治社会下一个基本的原则,即任何人不得做自己案件的法官。什么叫不得做自己案件的法官,是指与自己有关系的案件不能自己办,自己应该回避。否则,很难让人相信他的公正性。我们说法治的一个原则就是,不仅要公正,而且要让人相信你是公正的。不让人相信公正性,这种公正性受到质疑的话,就等于失去了公正。大家可能也有这样的经历,自己以一个公正的心处理了某个问题,但当事人并不买帐,我们于是说,这人真不知好歹,帮其办了事,还不领情。我们的法律也存在这样的问题,这个问题是值得我们去思考并努力的。
不做自己案件的法官,这个问题已解决了不少,如回避制度的完善。又如医疗事故鉴定,原来由卫生部门进行,而医院是卫生部门的下属,这让人不满,现在新的
医疗事故处理条例改变了这种做法,让当事人双方选择专家进行,这容易让人对结果更信服。还有,为什么要规定行政诉讼,因为行政机关自己决定,老百姓没有可以说话评理的地方,所以出现了很多问题,行政诉讼为他们提供一个机会,一个场所,让一个公正的中立方评理,而不只是让行政机关自己说了算。不过,这种情况仍没有完全解决。如果我们从更宽泛的角度去理解,还会发现一些问题,如鉴定问题,现在公安、法院都有鉴定机构。这合适不合适?公安机关是侦查机关,尽管法律规定公安机关即要搜集对当事人不利的证据,也要搜集有利的证据,但在人们的认识上,公安机关是打击犯罪,与犯罪分子对立的。在这种情况下,公安机关自己鉴定作为指控证据,是不是有自己做自己法官之嫌呢?法官本来是中立裁判的,现在,法院自己做鉴定并作为判案的根据,自己做的鉴定是不是对其中立产生影响呢?我觉得从感情上讲这都是有问题的,不利于维护法律的权威性,不利于人们对判决的信服。目前,法学界一直在讨论鉴定机构的独立化,但问题还有待进一步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