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么接下来,我们还将看到使它不确定的另外一个因素,刚才提到的那种诗话的语言,一个人做诗做习惯了他什么都要用诗一样的语言来说话,况且古典的语言本身就有一种内在的诗话的情调,中国古代语言是一种方块的,这种方块的字很有研究,它跟西方的语言不太一样,大家走到哪都可以看到一个文物古迹的地方会有对联,昆明这个地方五百里滇池,诉千年往事更上心头,哪都能看到对联,中国人做对联已经成为一个非常好的习惯,陈寅恪教授经常和他的弟子聊天,那个对联非常的好,跟他的学生们说我给你们送一副对联就是说你们的,南海圣人再传弟子,大清皇帝同学少年,他的两位同事给解释了,说南海圣人再传弟子就是说你们康有为的再传弟子,因为你们是梁启超老师的学生,所以你们是南海圣人再传弟子,同时你们也是王国维的学生,王国维是什么人,他是皇帝的老师啊,所以你们是大清皇帝的同学少年,这是中国语言,这种东西很流行,同时也影响到我们整个的决策,使得我们的官员在决策的时候经常也不能摆脱这样一种语言的束缚,他毕竟要运用到这样一种语言,我们后来诗也很讲究对仗,西方语言没办法对仗,它只能是暗对,就是说意思上是对仗的,文字怎么对?它这个语言长长短短是不齐的,不仅歪歪扭扭的,那怎么对啊?对不下去啊,歪歪扭扭地写个对联你们都莫名其妙嘛,但是我们汉字可以做对仗。
这种对联思想,很影响到中国古代官员的一种决策思想,使得我们在决策的时候表达的载体都是运用这样一种语言这样一种风格,乔太守乱点鸳鸯谱,不就是这样一种经典判决吗?除了文学作品外,真实这样的案例,也有这样的判决,清朝的时候,有个官员叫于成龙,于成龙当年在广西罗县做县令的时候,就遇到过这么一个案件,他对这个案件做了一个判决,这案件就像梁祝那种类型的事件,反正就是冯家有个女儿叫冯婉姑,他父亲为了让她接受良好的教育,就给她请了一个家庭教师,叫钱万清,这两个人一来二往就发生了感情,然后两个人终于到了私定终身的地步,她父亲坚决不干,把自己的女儿嫁给一个穷教书的,然后就硬让女儿嫁给一个纨绔子弟,然后冯宛如不愿意,非要和老师结婚,最后出嫁那一天,威逼利诱之下不得不嫁给那个纨绔子弟,但是一下轿子,就从自己的袖口摸出一把剪刀,朝着脖子就捅了一刀,想干脆死了算了,结果被众人救下了,最后被众人送到于大人的衙门里了,于大人一听说这个事件以后挺感叹的,当时就把纸一铺就判决书就做出来了。当然很奇特,但也是事实。于大作的判决,宣布恢复冯宛姑和钱万青两个人的婚姻关系。然后还亲自给定下了明年结婚的好日子。作了一下月下老人的工作。
第 [1] [2] [3] [4] [5] 页 共[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