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国际调节与国际经济法学科理论新视角(上)

国际调节与国际经济法学科理论新视角(上)


漆多俊 漆彤


【摘要】伴随市场国际化产生国际调节机制。国际调节同市场调节、各国的国家调节互相配合、制约, 相辅相成, 共同构成国际市场调节机制体系。国际调节需要相应的法律予以规制和保障。这种规范国际调节、调整国际经济调节关系的法律, 即为国际经济法。国内外国际经济法学界普遍认为,国际经济法调整国际经济关系。他们把平等主体间一般商品货币关系即商事关系也纳入进去, 是一种大国际经济法观点。大国际经济法观点的产生有其历史根源。以WTO 为代表的国际调节及其立法的产生和发展, 将促使人们对传统国际经济法理论作反思, 并在国际经济调节及其立法的基点上重构国际经济法学科理论体系。
【关键词】国际调节 国际经济法 规制与保障
【全文】
  一、市场国际化与国际调节的产生和发展 
  市场是随着商品交换关系的产生、发展而产生、发展的。市场作为商品交换关系的总和, 它涵盖着一定社会经济的各行业、部门及生产、流通、分配和消费等再生产各环节, 它是由社会经济的各种结构及运行组成的一定的社会经济系统, 犹如自然界各个生态系统一般。在同一市场中, 各种要素有机联系和制约, 形成完整的体系。早在资本主义社会以前, 社会经济形态尚处于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时代, 各国和各地区就存在着许许多多相对独立、彼此基本隔绝的市场。后来由于商品经济发达, 加之资产阶级革命消除了封建割据, 各国范围内的各个分散的小市场相互渗透、融汇, 形成了全国统一的市场体系, 此亦即所谓“国民经济体系”。很早以前, 也出现一些跨越国境的商品交换活动。只是由于过去交通、通讯等条件限制, 特别是各国政权当局的严格管制, 加之当时商品经济不发达, 社会经济自身缺乏强烈要求, 跨国境的商品交换长期未得到发展, 更形成不了国际市场。近代以来, 由于科技和生产力发展, 推动着商品经济进一步发达, 科技发展同时还使交通和人们间其他联系工具和方式更加发达, 跨国境的商品交换和其他经济交往逐渐发达起来。20 世纪终于出现规模空前的市场国际化和全球化趋势,国际市场逐渐形成, 并在继续发展。市场国际化作为一种趋势和过程, 是逐渐形成和发展的, 并呈阶段性。如果说中世纪末航海技术和航海事业的发达及随后发生的一系列殖民战争, 可视为市场国际化的前奏, 那么, 19 与20 世纪之交, 轮船、火车、航空及电话、电报业的兴起, 以及后来发生的两次世界大战, 则正式拉开了市场国际化的序幕。 
  至20 世纪末叶, 由于电子信息时代的到来, 加之两大阵营对垒的冷战局面结束, 各国政府的管制措施相应放松或取消, 为国际经济联系创造了适宜的国际环境,市场国际化和全球化进入了一个迅速、全面和深刻的发展阶段。推动市场国际化进程加快的因素很多, 但最根本的还是高科技的迅猛发展, 只有它才为全球化提供坚实的物质条件和现实可能性。在因特网上, 人们可以足不出户而通过点击鼠标即可同全球任何地方的人们发生各种联系,实现信息、商品、资本和技术的流通。其速度、规模和范围是过去包括在诸如铁路、航海、航空以及电话、电报等交通、信息条件下所不能比拟的——过去人们所谈论的市场国际化和全球化,当时主要还是一种理念化的东西, 如今它已是任何人都不能否认的一种现实的状态和趋势。市场作为社会经济的一个系统和体系, 其中的各种经济要素的结构比例关系大致均衡和协调, 并且是在不断的“不协调——协调——不协调”的矛盾运动中求得协调; 经济的总体运行大致平稳和逐步发展, 并且是在不断的跌宕起伏中求得稳定和发展。这是什么原因? 其中必然有某种机制和力量在发挥作用。而事实上, 影响社会经济结构和运行的力量和作用机制不仅存在, 而且多种多样。其中有些是正面起维护、促进作用的, 有些则是反面起阻碍、破坏作用的。对于社会经济结构和运行能够或起码当初期望能够发挥维护、促进作用的力量和机制, 被称为调节机制。这种调节机制可以分为社会经济内部(自身固有) 的与外部的两类。内部调节机制主要指市场调节, 即价值规律和供求关系的自发作用。外部调节机制是指诸如政治的、社会的等各种力量和因素对社会经济结构和运行自觉施加的影响。后者例如20 世纪以来发生和逐渐加强的国家调节(在各社会主义国家称为“计划调节”) 。 


第 [1] [2] [3] [4] [5] [6] [7] 页 共[8]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