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力:《法治及其本土资源》,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7页。
参见同上,第8-9页:苏力指出,“每个社会中,即使没有国家正式颁布的法律,由于社会生活的需要,也总是会形成一些习惯,实际上起到法律的作用。”(同上,第8页。)
苏力:《道路通向城市:转型中国的法治》,法律出版社2004年版,第40页。
参见同上,第39-40页。
同上,第40页。
参见苏力:《法治及其本土资源》,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7页。
同上,第9-10页。
同上,第10页。
同上,第10页。
同上,第10页。
同上,第11-13页。
同上,第34页。
同上,第13页。
同上,第61页。
苏力:“什么是你的贡献?”载《法治及其本土资源》,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自序”,第3页。
苏力:“关于‘本土资源’的几点说明”,载《湘江法律评论》第3卷,湖南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294页。在这里,苏力声明说,“如果需要且方便,我随时都可以放弃”本土资源这个概念;但是在我看来,在苏力的论证结构中,他实际上是放弃不了这个概念的。
同上,第294页。
同上,第295页。
关于这个问题,下文的所有讨论都在一定程度上能够给出说明。
肖洪泳、何志辉:“本土资源·现代法治·学者使命——苏力教授与湘大学者对话录”,载《湘江法律评论》第3卷,湖南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414页。另请参见苏力:“关于‘本土资源’的几点说明”,载《湘江法律评论》第3卷,湖南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295页。
苏力:《法治及其本土资源》,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14页。
肖洪泳、何志辉:“本土资源·现代法治·学者使命——苏力教授与湘大学者对话录”,载《湘江法律评论》第3卷,湖南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425页。
同上,第414页。
参见苏力:《法治及其本土资源》,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15页。
苏力:《送法下乡:中国基层司法制度研究》,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45页,注释32;另请参见同上,“世纪末日的交待”(自序),第4-6页。
“许多人对知识有一种前见或偏见……,一种不必要的知识神话感,即认为只有进入书本的才是知识,而且还只有进入大学甚或研究生课本的才是知识,只有能成为普遍命题的才是知识,甚或必须用某些激动人心的语词或‘大词’包装起来的才是知识。但是知识是以多种形态出现的”。(同上,“世纪末日的交待”(自序),第4页。)
这里需要强调的是,这些概括都是我根据自己的理解提出的,因为在我看来,苏力的论述表明,他不仅不是很清楚他所谓的“地方性知识”,而且对有关“知识”问题的讨论文献也不是很了解。有兴趣的读者可以参见参见Gilbert Ryle,“Knowing How and Knowing That,”Proceedi ng s of the Aristotelian Society,46(1945-6):pp.1-16;M. Polanyi, Personal Knowledge,London: Routledge & Kegan P aul, 1958,以及The Tacit Dimension,London: Routledge & Kegan Paul, 1966;M. Oakeshott, Rationalism in Politics,London: Methuen, 1962;J. Nyiri, “Tradition and Practical Knowledge", in B. Smith and J. Nyiri ,Pr actical Knowledge: Outlines of a Theory of Traditions and Skills,London: Croo m Helm, 1988;Gerald P. O''Driscoll, Jr. & Mario J. Rizzo, The Economics of Time and Ignorance,London: Routledge, 1996;Hayek, The Sensory Order,London: Routledge & Kegan Paul, 1952;哈耶克:《自由秩序原理》,邓正来译,三联书店1997年版;哈耶克:《哈耶克论文集》,邓正来译,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哈耶克:《个人主义与经济秩序》邓正来译,三联书店2003年版;拙文:“知与无知的知识观”,载邓正来:《规则·秩序·无知》,三联书店2004年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