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许传玺院士风波”与“XX—YY—ZZ”反应模式

“许传玺院士风波”与“XX—YY—ZZ”反应模式


李绍章


【关键词】许传玺院士风波 XX—YY—ZZ反应模式
【全文】
  土生阿耿法治夜话系列小文:
     “许传玺院士风波”与“XX—YY—ZZ”反应模式
       土生阿耿
  近来,法学界又掀起了一场风波,名曰“许传玺院士风波”。对此,土生阿耿早有耳闻,但从未给予密切关注。然而我阅读了4月28日《法制日报》记者蒋安杰撰写的采访文章——《“许传玺院士”风波透析》,让我进一步了解到此次风波还真不算小。中国政法大学校长徐显明教授强力引进风波的主人公许传玺,并委以重任,担任中美法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在许传玺教授“当选为中美法律研究院院士”之后,徐校长又同教育部、司法部、中国法学会和中华全国律师协会的负责人汇聚人民大会堂,为庆贺中国政法大学许传玺教授“当选美国法律研究院院士”举行隆重的仪式。
  怀着极大的好奇心,我又在学术批评网上仔细阅读了关于此事件的一系列文章,包括杨玉圣先生的《究竟是“院士”还是“成员”——从“许传玺教授当选美国法律研究院院士”说起》、袁时伟先生的《过犹不及,名何以堪?——谈谈ALI兼评<许传玺教授谈西方院士制度>》等,这一系列的文章指出许传玺把“American Law Institute”翻译为“美国法律研究院”、把成为“member”翻译为“院士”,是不妥当的。许传玺成为“American Law Institute”的一个“member”,按照准确的或者说是流行的翻译结论,应说成为了“美国法律协会(学会)”的“会员(成员)”,而不能歪曲翻译为成为了“美国法律研究院”的“院士”。此后,吉林大学法理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正来学堂店主邓正来先生又在《中国青年报》撰文《“许传玺当选美国院士”事件的追究》,发表了对此事件的深入剖析,吉林大学党委书记张文显教授也在正来学堂发贴:“告别求全责备,学会理解宽容”,其中心意思也是说像许传玺这样杰出的年轻法学家,法学界少得很,如果吉林大学有这样优秀的人才,他也会像徐显明校长一样激动万分、欣喜若狂,这是任何一个研究型大学领导人的本能所在、气派所在(参见蒋安杰:《“许传玺院士”风波透析》,载《法制日报》2005年4月28日)。
  这么一梳理,我们可以发现,“许传玺院士风波”的来龙去脉其实是经历了“起因—质疑—点评”这样一个发展模式。“起因”的当事人主要是许传玺、徐显明;质疑的当事人主要是杨玉圣、袁时伟(当然还有一些力作的代表人物,如燕中平、任捕头等);点评的当事人主要是正来、张文显。土生阿耿生理年龄大,心理年龄却很小,所以出于“好玩”,取各当事人的姓氏音序字母,把这个事件的反应模式称为“XX-YY-ZZ”模式。


第 [1] [2] [3] [4] 页 共[5]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