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创造我们这代人的光荣”——访北大法学院院长朱苏力

  朱苏力:现在全国有四百多所院校设了法律专业,这里面确实有滥竽充数的,有的学校可能只有几个法律教师就开设了法律专业。但我们要看到,法律专业办这么多,也许并不仅仅是拍脑瓜拍出来的,为什么其他专业不会那么多呢?因此,在一定程度上,它还是反映了消费者的需求,是学生家长的需求。这些学生学了法律,即使不能从事法律职业,但可以做公务员、做公司雇员,法律知识对他们也是有很大帮助的。对这样的现象,以往我们的做法是政府干预,是人为的限制,但实际上这是限制不住的,因为存在着市场的需求。我相信市场会对它进行调节,最终会淘汰一些。另一方面,有众多法学院系的存在才会有竞争,对诸如北大这样的法学院也能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要建立一流的法学院,必须要有竞争,要有人大、清华等好的法学院之间的互相竞争,这种竞争会使北大法学院的水平得到提升。
  法律人才:“不能精英主义,但要有精英意识”
  记者:对于法学院的教育,向来有“职业培训”与“研究型学院”两种不同思路,您作为法学院的院长如何认识这个问题?
  朱苏力:我觉得这两点并不矛盾。理论型和实务型两类人才都应该有,我们有智力上非常优秀的学生,而且由于北大是多学科的,可以利用这个资源优势培养出很好的学术人才。但好的学术人才,你想多培养,也不会很多。因为社会对学者的需求数量并不很多,有一些就行,能给学校提供教师、给科研机构提供研究人员就可以。而且学术人才往往不是培养出来的,这需要天分和他自己的偏好。北大法学院有两千多学生,要都出这样的人,是不可能的。另一方面,法律更多是实践性的,社会需要法律人才是要他们解决社会的问题,中国的问题。因此我们希望学生有更多的理论,但更要有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这对法律人很重要。除了在思想上要有所贡献,出大的法学家,我也希望培养出很多的政治家、企业家和大律师。如果我们的学生能出比尔·盖茨、杨致远,出亨利·福特,那为什么不可以?北大法学院就丢人了?
  我们的学生不能精英主义,那是脱离人民,脱离社会;但一定要有精英意识,也就是说要有社会责任感和民族自尊心,要努力想为社会做点事情。还要有创新精神,敢于领时代潮流,做前人所未做,我觉得这点非常重要。我国的法学家就数量而言肯定不比英美少,但为什么没有产生英美法学家那么大的影响,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产出少,思想的原创性东西少。时代已经给我们创造了比较好的条件,我们可以做很多事情。北大是中国的北大,北大的学生必须要有这种时代责任感。


第 [1] [2] [3] 页 共[4]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