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国知识分子的人格及责任
魏齐富
【关键词】知识分子 人格 责任 政治因素
【全文】
学而优则仕
知识分子,在古人看来,是学富五车,治国经邦的大家。他们学习知识,首先用来修身,达到个人精神境界的旷远和通达,后为齐家治国,使个人与天地融为一体,亦是言,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才可以天地之心,治理经营天下。儒家的“仁”,是平天下所最高境地。然而,古代知识分子,是无法企及“仁”之境界的,他们一生所要做得完善并且圆满的往往不是“平天下”,而是治国经邦的大事业;修身、齐家、治国也脱离不了世俗朝政的繁扰,但就从朝政百姓最平实的生活而言,古代知识分子能够治国并且把国家治理得清明强盛,不受外族侵扰,也是为国家、民族所作的最大贡献。
儒家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其终极目的只是通向“仁”的境界。做为个人精神修养的提升,必须通过现世的每一件世俗生活来体现,古人学习,不是简单地提高自身修养的境界,而是通过学习事理即知识来实现自己的社会理想,这种社会理想也就是“平天下”。他们不会抛开社会、现实人生而去关注虚无的不可捉摸的知识。当然,“形而上者谓之道”的“道”的精神追求不曾中断,但他们更加关注的是“形而下者谓之器”的“器”,即现世人生的种种磨难与平和幸福的生活,亦是言,要达到“仁”的境界,首先须要改善和充实人的现世境遇,也就是说要实现自己的社会理想,凭个人的力量是不能变动社会的任何一个组成部分,而入“仕”则意味着权力有加,可以让其通过皇权分授来切实地治理一方民众,通过民众的劳动实践来实现其社会理想。
学而优则仕,理所当然地成为古代知识分子兑现其社会理想的最佳最有效的途径。但也不是每一个古代知识分子都能顺畅无阻地去实现政治抱负,有正直的知识分子,也有混名混利的知识分子,利益冲突在任何社会状态下,都不能自行消退,而始终成为人与人之间相互斗争的最大因素。古代知识分子为实现其抱负,沾惹权贵势力,被谪贬者不泛鲜例。平步青云飞黄腾达者信心十足,踌躇满志;被贬放流者灰心丧气,消极悲观,这是两种人格积淀。“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也就应时而生,在中国古代文人的骨子里深深地植根发芽。
中国古代知识分子的内心深处及精神实质当为“入世”与“出世”互补凝炼而成的双重人格。他们学而优则仕,积极入世,希望通过皇权来施展自身的才华,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他们的人格在此时表现得最为刚强柔韧,为民请命,以死忠谏,亦即“达则兼济天下”。此情此境之中,中国古代知识分子所关注的往往不是个人安危,而以社稷江山为重,以奉养他们衣食的劳苦人民为重。在他们心目中,最好的社会状态,也就是他们在“达”在踌躇满志入世时所追求并且希望出现的社会状态即大同社会,而这正是中国古代知识分子所最可贵的人格之一面。皇恩浩荡,他们首先须尽忠,向启用他们的皇权尽忠,在古代社会,皇权在某种角度上即国家社稷,即民众天下,当然,这也就是说中国古代知识分子仍然是以整个社会(天下)为已任,为终极关怀的终极对象。
“出世”的思想始终在中国古代知识分子身上不能抹去。这种思想是和“入世”的思想同时产生并随时随地都潜于知识分子的内心世界。作为专制皇权的御用工具,对于知识分子来说是随时都有杀身之祸的危险存在。“穷则独善其身”做为“达则兼济天下”的最后一道退路,在中国古代知识分子的内心世界留下的烙印最深。首先求闻达,尔后治天下,退而其次保其自家性命,不得重用,他们并非消极悲观,而是等待“天生我才必有用”的时机,一旦时机成熟,他们又会变消极出世为积极入世,一张一驰,才是中国古代知识分子真正的人格写照。他们没有因抑郁不得志而甘愿堕落,十年磨一剑,他们在不得志时仍然注重从内心上、精神上、人格上提升自己,以便为将来能够入世以求闻达而作必要的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