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论我国现代企业制度及其法律模式

  我国在建立股份有限公司企业制度时,首要的问题是坚持公有股权的主导地位,以强化国家对国民经济的宏观调控能力,防止个人、私营企业和外资对国有骨干大企业由“控股”进而“控市”,形成对某一地区或某一行业的垄断。对公有股权的主导地位,我们可以从股份有限公司的内部和外部两个方面进行强化:从内部讲,在有国家或国有社会法人(包括国有股占控股地位的社会法人)参股的股份有限公司中,一般要保证使公有股处于控制的地位。考虑到国有股、国有社会法人股被禁止转让或限制转让不利于盘活国有资产存量的实际情况,要尽可能将控股的公有股比例压到最低限度,用少量的国有资产去调动支配更多的社会资本,加大国有经济的辐射范围。为实现这一目的,我们可以通过调整股权结构或确定不同的股权性质来限制或禁止其他非国有成份主体购买具有经营决策权和选择管理者权的普通股抑或“金股”的办法来加强国有股的地位。从外部讲,要限制纯粹由个人或外资设立的股份有限公司的数量,使国有股、国有社会法人股参股的股份有限公司在数量上占据绝对优势,在地区和行业分布上与非国有股参股或控股的股份有限公司在比例上保持一种优势平衡。这可以视为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实现股份制与公有制结合的一条途径。这种以公有制为主体的现代企业制度,可以保证中央的宏观调控能力,使国家有能力制衡地区之间和个人之间的贫富差异,从而消除酿成社会动乱的隐患。
  2.公有股权要有明确的定位 公有制不同于国家所有制,公有制的核心是全民所有或社会所有,而国家所有制的性质则取决于占统治地位的阶级的属性。在我们社会主义国家,国家所有的含义是全民所有,具体到股份有限公司中,全民所有是通过国有股权的形式表现出来的。从理论上讲,国家是全体人民的代表,企业中的国家股自然也就是全民股,全体人民对由国家股体现的企业资产享有占有、管理、使用、收益和处分的权利,通过选举代表来行使上述权利。然而在实践中,这种权利仅仅是一种抽象的虚幻,即理论上是所有者,实际上是非所有者。这种国有资产虚置无主的状况造成了国家财产的大量流失,损害了全体人民的利益。有鉴于此,我们在建立股份有限公司中,对其中的国有股权要有明确的定位,即将国有股权按照一定的形式体现在公司内部和外部的全民身上。我们可以从两个方面来把握思路:一是收益权的定位。将股份有限公司中国有股的部分收益权分解到公司的每个员工身上,以法定形式将国有股股息或红利按一定比例分配给在岗的全体职工(包括经营者),通过这一利益纽带把职工和企业结成一个生死共同体,从而激发劳动者的工作热情和创造精神,使他们从根本上关心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国有股权中的另一部分收益可以由国家和各级地方政府根据对企业国有股权的隶属关系分别支配,用于全国性或地方性的全民事业,包括社会保障体系的建立、通过投资为失业者开拓新的就业门路,对农业进行补贴以及城乡公用基础设施的建设等。对国有股收益权在企业外部的这种定位虽然不像在企业内部那样具体明确,但在社会物质财富尚不丰富的经济条件下,它毕竟是国有财产全民化的一种表现方式,特别是通过政府的投资行为主动地为失业者创造新的就业机会,更能够充分体现社会主义公有制的性质。二是选择管理者权的定位。在国有股控股的股份有限公司中,作为国有资产代表的政府主管部门或投资机构在任命或委派公司主要经营者时,应征求职工代表大会的意见,职工代表大会有权按照一定的程序行使否决权。对于不称职或有违法行为的经营者,公司职工有权通过职工代表大会以表决的方式对其进行弹劾或罢免,这样可以从企业内部更直接、有效地加强对经营者的监督和约束,减少或杜绝企业高层管理人员的违纪不廉现象,消除过去职工对经营者不满又无奈而产生的消极对抗情绪,使职工真正感受到当家作主的权利及由此而生的责任感。这不仅有利于在企业内部形成上下一致、团结共进的企业氛围,而且也可使我们的民主管理有别于资本主义企业的民主管理而成为一种真正的公有制内涵的企业民主管理。但需要注意的是,企业的这种民主管理绝不是随意的、无限制的,由于国家所代表的全民整体利益不同于企业利益、经营者的利益也不完全等同于一般职工的利益、甚或一般职工的利益也不完全一致,所以,职工代表大会在行使对经营者的任命否决权和弹劾罢免权时要以法定形式将其限制在一定范围之内,以使经营者的经营行为既能体现企业职工的局部利益,也能体现国家的整体利益,使二者更好地协调起来。
  3.公司的法人治理结构要使管理者享有充分的经营决策权 股份制企业设立之初的一个主要目的是为了募集资本,通过这种集资方式而扩大企业的经营规模,以获取更多的利润。由于投资主体的多元化,因而形成了复杂的公司权利结构,这就需要通过相互制约而保证实现各个权利主体的利益,保证企业持续高效地发展。我国进行企业股份制改造或设立同样不外乎上述两个目的:一是最大限度地调动社会闲散资金,以高速发展我国的社会主义经济;二是通过对企业制度进行改造,使企业具有自我管理、自我约束、自我激励、自我发展的内在运行机制,以有效地使用社会资金。从法律角度探讨现代企业制度,就是运用法律规范的形式在企业内部形成这种稳定的机制。


第 [1] [2] [3] [4] [5] [6] [7] 页 共[8]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