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一,
宪法的调整对象及其精神实质。
宪法调整国家与公民之间的关系,不直接调整公民之间的关系。
宪法提供“一个法治的框架,它通过并依据法律组织起来,其目的是制约绝对权力”。所以,
宪法旨在约束政府,而非约束人民,
宪法的精神实质是“限政”。在国家与公民的关系中,公民的基本权利即为国家所承担的义务,无论其基于“夜警国家”理念承担不侵害的消极义务,还是基于“福利国家”理念承担积极作为的义务,但归根结底都是国家的义务,而非公民之间承担的义务。人格权
宪法化,将
宪法的“限政”实质淹没于公私法不分的庞大架构之中,与
宪法的精神背道而驰。
其二,
宪法的适用。通说认为,宪法规范不是裁判规则,其条文不采“构成要件——法律效果”的逻辑结构,而仅是原则性规范,不能直接适用,只能通过其他部门法落实。即便我国将来建立违宪审查制度,
宪法得直接适用,但无论是采取立法审查还是司法审查模式,
宪法监督、违宪审查的对象也只限于政府和政府行为,历来只有政府违宪,而无所谓“公民违宪”。可见,回归
宪法不利于人格权的救济。
其三,
宪法的私法效力,学理亦称对第三人效力,即
宪法规定的基本权利在私人之间,于何种范围、以何种方式具有拘束力的问题。主要有三种学说:无效力说;直接效力说;间接效力说。无效力说不承认
宪法基本权利在私人之间的效力,认为基本权只是公民对抗政府的权利,是国家负担的义务,如私人权利出现基本权的空白或冲突,则应追究国家的立法不作为或立法违宪责任。直接效力说肯定
宪法对私人的直接拘束力,法官得在裁判中直接适用。间接效力说认为,
宪法权利不能直接调整民事关系,但可凭借价值补充的方法,以私法中的概括性条款为通道,介入私人生活。现今日、德诸国均以间接效力说为通说。晚近,德国史瓦伯所倡的新无效力说有渐趋抬头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