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对付随地吐痰陋习:补道德约束与惩戒法制之遗

对付随地吐痰陋习:补道德约束与惩戒法制之遗


沈岿


【全文】
   4月30日、5月1日,《北京青年报》先后发表了董纬先生的一封信以及许多热心市民的支招,内心深有感触。确实,小小的一口痰,可能在空气中导致病菌的迷漫与扩散,仿如人为制造的一颗小型生物炸弹。因此,就公共卫生的角度而言,随地吐痰是对公众健康十分有害的不良行为,这一点已经毋庸置疑。
  
  正是其为害社会,人们才会在道德层面上对此种行为嗤之以鼻,进而在法律层面上加以规制和惩戒。道德和法律都是通过语言表达的社会行为规范,借助口头或者书面的形式,它们向公众传达了其内含的关于什么当为、什么不当为的理念。而前者主要以社会舆论作为工具,谴责违规行为、让逆社会规范而行者蒙受耻辱,期望唤起其羞耻之心、以绝再犯。后者则以强制性制裁(最常见的是金钱罚)作为工具,不仅谴责违法者,更是让其蒙受经济的损失,以达惩前毖后的功效。
  
  从目前热心市民的支招看,无外乎在道德与法律的两个层面上。提倡人们在外出时带上纸巾或者随身携带小塑料袋,显然是希望人们都能够从道德良知出发,主动、积极地解除随地吐痰之恶习。而强调政府部门应该加大处罚力度的,无非寄托于法律机制,相信只要国家机器严厉打击此类违法行为,其自当销声匿迹。
  
  可是,有一种现象,似乎值得在我们支招的时候进行深思。记得儿时的时候,禁止随地吐痰已经成为一种道德要求被倡行,而随地吐痰也可能会在某些地方受到臂带红袖箍的人的罚款(法律机制运行的表现)。然而,直到现在,为什么不随地吐痰依然是倡而不能行?为什么随地吐痰依然是罚而不能止?
  
  对此的回答,只能是:道德与法律并非是万能的紧箍咒,它们有内在的、不可轻易克服的功能缺陷。假如从经济学意义上去观察人们的行为习惯,我们通常会说,人是一个经济动物,趋利避害乃其天性。无论是自觉的、有意识的、深思熟虑的,还是本能的、下意识的、瞬时转念的,从事某个行为可能带来的利与害,人们一般都会在心中打个小九九。
  
  就随地吐痰行为而言,尽管道德和法律都是反对它的,可是,当一口浓痰涌上喉头、不吐不快的时候,有的人就会把便利放在羞耻的上面,一吐了之,而不顾道德的禁忌,有的人就会在周围没有城管监察人员的时候,求得一时的爽快,而规避法律的制裁。当然,也有人是具备道德羞耻感的,但也会在周边无人的时候,悄悄地吐了(在此意义上,道德羞耻感和道德良知是两回事,后者比前者更具内在的自制)。这些市面上常见的行为,你可以对其皱眉头、鄙视之,但不能不承认它是更加符合人的自然本性的。换言之,当道德与法律给人施加的成本非常小甚至是零成本的情况下,要杜绝甚或大幅度减少有些人违反这些社会规范的行为,几乎是不可能的。由此推论,提倡人们自带纸巾甚至小塑料袋,在道德层面上或许会为某些人所接受,但更多的人恐怕不会那么麻烦自己。何况,把痰吐在塑料袋里,提着塑料袋在街上走也似乎不太雅吧?


第 [1] [2] 页 共[3]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