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另一个角度讲,政府不能决定一个新的制度何时起作用,但它却可以决定一种旧的制度何时退出。因此,解决这个问题的关键,是要在中央政府可实施或操作的决策中突出体现出这样一个理念:落后区域开发战略,不仅仅是一个将某些大型项目优先放在落后区域的战略,同时也应当是一个能够在以制度实效建设为核心的制度环境建设方面率先取得进展的战略。
(四)相关学术研究薄弱。经过多年的探索和努力,开发性金融制度建设的实践有了突破性进展,开发性金融制度建设的理论也确立了其在市场经济过渡时期应当具有的独特地位,具有了丰富的理论内涵。通过深入研究记载开发性金融制度建设理论的文献,我们不难发现,开发性金融制度建设的实践和理论已经突破了“为生存而战”的局面,其理论定性更趋合理化,其不可替代的实践价值也日益彰显。
但不可否认的是,开发性金融制度建设理论的学术氛围仍然较为薄弱,研究成果在一定程度上不能完全满足指导实践的需要,理论体系中尚缺乏具有可实施性和科学预见性的长期战略设计。开发性金融制度建设的实践固然可以在没有理论指导的情况下“摸着石头过河”,但是没有科学理论的指导,其效率却必然要打个折扣,更有可能会走弯路,容易陷入进退维艰的矛盾狭谷之中。克服这一障碍的有效办法,是重视对开发性金融制度建设理论和实践的深层次的学术研究。研究的重点应当包括但不限于开发性金融制度建设的基本范畴、背景考察、体系、价值、路径、实效、障碍、比较研究、案例分析、实证分析等。开发性金融制度建设理论的研究成果,应当力争有新的发展、突破和创新,并切实解决好当前实践中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从而为实践提供强有力的理论指导。
六、结束语
我国发展中经济、发展中市场、发展中体制的国情特点,决定了开发性金融将在相当长时期内发挥重要而独特的作用 。当我国市场经济高度发展,经济运行完全纳入市场轨道,各类制度体系已然健全并发挥实效的时候,依照制度办事将成为一种交易习惯,制度的实然性和应然性必然高度统一,降低金融交易成本的功能最终会由完善的制度体系来实现。届时,开发性金融也就完成了基础制度建设的历史使命,其政策性功能将发展到新的阶段:以市场业绩为基础,以实现国家社会经济金融安全和整体国际竞争力为目标 。
市场经济社会之所以能够形成人类赖以取得成就的制度环境—包括正式制度和非正式制度,都是经济人积极行动和克服障碍的结果,而不是移植设计的结果 。因此,以国家信用为基础并以国家利益为最高利益诉求的开发性金融在制度建设方面的巨大作用显然是不言而喻的。从此意义上讲,开发性金融的制度建设是在研究和解决中国市场经济改革的实际问题,是对制度传统资源和制度创新资源的承接、转换和合法性确定过程,更是市场经济转型时期政策性金融历史使命的必然选择!!
【注释】 刘文芳:《开发性金融实用汉英、英汉词汇汇编》,国家开发银行国际金融局2004年版。 张鸿骊:《科学方法要论》,陕西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127-128页。 North Douglass, Structure and Change in Economic History, W. W. Norton & Company, 1981, p. 225-226. Coase, R., “The Institutional Structure of Production”, Alfred Nobel Prize Lecture, Stockholm: Royal Swedish Academy of Sciences, 1991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