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象牙塔里的阴影——透视国内校园暴力

  有些地区的某些老师对学生教育不是以人为本,而是以传统的师道尊严,不管对错,要求学生绝对服从自己管教,甚至个别素质低下的老师对学生教育不是以身作则,而是以打骂讽刺、挖苦或体罚的形式替代教育,致使某些学生身心受到严重的伤害。在这种情形下,由于老师的打骂,极易引起学生的反击,这也是造成校园暴力的诱因之一。
  再有教师的心理健康对学生教育也非常重要。但是,从学校目前的情况分析,不少老师在当今社会多变化的时期,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疾病。据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健康与教育研究所对辽宁省十四个地区168个城乡中学的2292名教员调查结果表明:51.23%的教师有心理问题,31.28%的教师有轻度心理障碍,16.56%的教师有中度心理障碍,2.49%的教师有心理疾病。教师自身的底下文化修养和不良的心理状况也是校园暴力诱因之一。
  青少年在社会化的过程中,无时无刻不受到社会上各种不良因素的影响。随着我国四个现代化的进程,在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各个领域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在当今的社会里,货币在人们生活中的巨大作用,也使某些人的人生观、价值观发生巨大变化,从而使得有些人对物质的追求和非法占有的欲望越来越强。青少年生活在这样一个社会转轨的变化时期,市场经济带来的思想意识形态的变化,也使他们受到很多负面的影响。例如,越来越多的游戏场所,歌厅、舞厅和游戏机室影响着青少年的学习生活。从许多调查中已经充分地证明:游戏场所的违法经营也是造成校园暴力的一个重要的诱因。
  从对校园施暴者的调查中发现:他们所实施的暴力行为多来自于影视中的模仿。许多犯罪学家认为,暴力行为是社会学习的结果。暴力行为形成与外界的影响有重要的关系,比如,通过暴力影视、不良家庭教育,尤其是有些家长在孩子遇到不良行为干扰时,鼓励孩子用武力来保护自己安全,用武力来解决问题。另外,许多调查也表明,约有40%青少年实施暴力方法是通过看报纸刊登的犯罪新闻获悉。从上述调查中可以看出,带有暴力的影视、书刊和网络渲染对青少年的暴力行为形成的影响很大。
  对校园暴力的思考
  通过对校园暴力现象、诱因的分析和探讨,我们应认真地从下述几方面思考如何来避免和减少校园暴力事件发生,真正地还给孩子一个安静而健康的学习环境。
  加强学校教育和管理。校园暴力经常发生的场所在校园里,加强校园的教育和管理是格外重要。首先应当创立一个优良的学习环境,建立一套行止有效的管理制度。我认为,针对造成校园暴力的管理机制中出现的漏洞,应补充一些新的学校规章。规章应体现“以人为本”的精神,使同学们清楚地意识到,这是做一个人最基本的准则,而且这些规定只要对自己的言行稍加注意就可做到。江泽民总书记在《关于教育问题的谈话》一文中指出“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要不断提高教育质量和教育水平,不仅要加强对学生的文化知识教育,而且要切实加强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品德教育、纪律教育、法制教育。这项工作不仅教育部门要做,宣传思想部门、政治部门以及其他部门都要做,全党、全社会都要来做。”这要求我们注意对学生多进行综合素质方面教育,懂得并掌握学生在青春期生理和心理的特征,要遵循生物发展的自然规律,以人为本,着重引导。
  从心理学的观点来看,当人受到挫折时容易引发攻击性的行为。这反映出人的原始本性,即潜在的恶性。暴力行为便是攻击行为的表现形式。当人际之间的需求和交往受到阻力时,人就会产生挫折感。挫折感是暴力行为发生主要原因之一,也是人的心理不满一种发泄。对此,我们无法阻止。但是,我们可以通过学校教育,尽量地在人际互动过程中,减少和预防学生产生挫折的外因条件。教育学生在遇到挫折时,学会容忍,学会勇敢地面对现实,克制由于挫折而引发的内在冲动力。


第 [1] [2] [3] [4] 页 共[5]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