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科学研究需要人文底蕴吗——在北京大学的讲演(节选)
朱苏力
【全文】
如果人文底蕴是流变的,那么今天的人文底蕴也许就是科学的态度和精神,就是探索的精神,就是怀疑的精神,就是承认传统同时又勇于创新的精神,就是如果时代需要即使没有这种传统就从我开始创造这种传统的精神,就是在学术问题上不尚空谈,而是脚踏实地研究解决具体问题,就是坚持用科学和理性来考察和验证信仰,就是求真务实和想像力、抽象力的结合,就是不断超越今天,超越自我的进发。也许可以用今天的一句流行话来概括,就是要“与时俱进”,追求卓越。
近年来,一种观点颇为流行,即强调社会科学研究或研究者要有人文精神,要有人文底蕴。表面看来,这一命题的提出是近年来打破现有的学术建制、促进交叉学科研究、鼓励学术创新之努力的一个产物;也是对极“左”思潮下中国学术发展反思的一个产物。其基本命题——同时也是一个假定——是,如果有了更强的人文精神、人文知识或人文底蕴,社会科学研究就有更多的创新可能,因此会大大推动中国当代的学术发展。
什么是人文
但什么是“人文精神”或“人文底蕴”?一个词说多了,仿佛人人都知道其含义,但往往没有人能说清。因此,为了避免“三岔口”现象,首先需要把这个词操作化一下,这样才能在经验上看出其优劣利弊。
如果人文底蕴指的是必须具备一定的甚或是较强的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我当然赞同。但是,如果这个备受赞美乃至有点神圣的语词仅仅指这种专业人士的基本素养,甚或这种现代社会生活的基本要件,那就太委屈这个词了。任何学科研究的一个起码条件就是要对语言文字有良好的把握,因为人们的思考和交流都必须借助于概念和语言。但是,我们又必须注意,即使能够准确清晰理解文本、表达思想和命题,这种能力却不是一种社会科学的研究能力。语言学家并不可能因为其研究的是语言,就比社会学家或法学家更能精确表达一个社会学或法学的命题。诗人有可能直观地感受并表达某个命题,但往往是下意识的;就表达而言,某些按照语法看来很蹩脚的句子在特定时候,对于某个专业来说就是精确的表达。例如,“不忠实的配偶就是——不忠实的”(波斯纳语)这样的同义反复会收到意想不到的修辞效果;事实上许多语言交流的强烈效果往往来自对习惯用法或语法的偏离、背离甚至颠覆。而且,理解是在传统中完成的,因此,语言表达的准确、优美与否都必须相对于研究领域内的学术传统,不可能有统一的标准,“文史哲不分家”的现象在一定程度上是一种前现代的学术现象。最重要的是,在社会科学上,只有首先想清楚,才能表达清楚。而“想清楚”不是文字的能力,因为在强调经验研究的社会科学中,“我们必须想的是事而不是词”(霍姆斯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