剔骨削肉与“伪父临朝”——兼论李慎之与当代大陆的自由主义
王怡
【关键词】自由主义 既得权益
【全文】
剔骨削肉与“伪父临朝”
——兼论李慎之与当代大陆的自由主义
王怡
一、
李慎之先生89之后“不在刺刀下做官”,在既无官位、也无学者之衮时曾有一句自况,“削肉还母、剔骨还父,赤条条一素身”。李先生逝去,有多位学者如朱学勤、何清涟、丁东等人在纪念文章中 ,皆以此喻来形容李慎之晚年从共产党意识形态与体制中破墙而出,以望八之年“反专制、争自由” 、弘扬自由主义的思想历程。大陆自由主义思潮在90年代后期浮出水面,的确从李慎之“剔骨削肉”之后在1997年的公开“破题”和“正名”开始。即便没有后来振聋发聩的《风雨苍黄五十年》一文,李慎之在大陆当代自由主义思潮中普罗米修斯式的地位和在自由主义者群体中的领跑者身份,也不是质疑他的“原创性”学术思想成就或临终的中共党员身份可以抹煞的。
我亦见到有另一种西化的譬喻,如刘军宁以“出埃及”来形容李慎之晚年“不怕颠沛、敢于造次”,找到自由主义的新的精神归宿 。但我以为还是“剔骨削肉”这一自况最准确、最入木三分而令人感同身受。因为“剔骨削肉”不但显示了最坚定而惨烈的一种绝裂姿态,更显示出绝裂者与其精神之“父”深入骨髓的渊源。而海外一些学人对李慎之自由主义思想的质疑 ,也放在这种绝裂与渊源之间的张力上,意即肉身的“剔骨削肉”是否彻底?如曹长青先生认为李慎之的中共党员身份显示了肉身绝裂的不彻底,是不配称为自由主义者的重大局限。但曹长青也未质疑李慎之的道德勇气,他认为这种不彻底不是勇气不足,而是因为“认识还不够彻底”,因为“勇敢来自智慧”。所以他说李慎之临终之时尚走在迈向自由主义的“门坎”上,如果天假以年,他并不怀疑李慎之 “会成为一个真正的自由主义者”。
这种“不彻底”的质疑不仅指向对李慎之个人思想的评价,在我看来亦与对整个大陆当代自由主义的理解相关。令我不禁想起李慎之在回顾自己抑鲁扬胡的演变时,曾分析自己“六十年前跟大批进步青年一样不大看得起胡适”的根本原因,就是认为他“战斗性太差”,而景仰鲁迅则是因为鲁迅的战斗性最强 。这也使我联想到“不彻底”和“战斗性差”,同样也是大陆知识分子以往一贯瞧不大起英国光荣革命而尊崇法国大革命的关键。其实曹长青提出的质疑无疑是极有价值的,尽管不能把李慎之拿来与英国立宪主义者身上所重叠的保皇党身份简单类比,也不能把大陆当代自由主义如何处理和应对极权主义遗产这一难题,直接与柏克式的保守的自由主义简单类比,但李慎之先生作为大陆当代自由主义一个被广泛推崇的人物,他的自由主义思想与中共党员的身份重叠可以引伸出来,看作整个大陆当代自由主义的一种象征和境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