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者认为:转化犯,是指我国法律所规定的某种违法现象或者较轻的犯罪,在一定条件下向犯罪或者另一种较重的犯罪转化,并依照转化后的犯罪定罪处罚的犯罪形态。
根据这个定义,转化犯具有以下特征:
1、转化犯是我国法律规定的一种犯罪形态。转化犯存在的法律根据来自全国人大的刑事立法和“两高”的司法解释,法律明文规定应当转化的犯罪,司法机关必须以转化的犯罪定罪处刑;法律没有明文规定应当转化的犯罪,司法机关不得任意转化。例如:
刑法第
二百四十七条规定:“司法工作人员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实行刑讯逼供或者使用暴力逼取证人证言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致人伤残、死亡的,依照本法第二百三十四条、第二百三十二条的规定定罪从重处罚”。又如: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偷税抗税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
六条规定:“实施抗税行为致人重伤、死亡,构成故意伤害罪、故意杀人罪的,分别依照
刑法第
二百三十四条第二款、第
二百三十二条的规定定罪处罚”。
2、转化犯的转化有两种表现形式:一是由某一种犯罪向另一种犯罪的转化,在转化之前,行为人的行为已经构成犯罪。这是转化犯的主要表现形式,绝大多数的转化犯都是以此种形式转化。例如:
刑法第
二百四十八条规定:“监狱、拘留所、看守所等监管机构的监管人员对被监管人进行殴打或者体罚虐待,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人伤残、死亡的,依照本法第二百三十四条、第二百三十二条的规定定罪从重处罚”。二是由某种违法行为向犯罪的转化,在转化之前,行为人的行为只是违法行为,尚不构成犯罪,在转化后,行为人的行为已构成犯罪。这是转化犯的非主要表现形式,也有学者认为是拟制的转化犯或准转化犯 [10]。由某种违法现象向犯罪的转化这一表现形式,有的是来自
刑法的规定,有的是来自司法解释的规定。例如:
刑法第
十七条第二款规定:“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毒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
刑法第
二百九十二条第二款规定:“聚众斗殴,致人重伤、死亡的,依照本法第
二百三十四条、第
二百三十二条的规定定罪处罚”。根据这两条规定可以看出:聚众斗殴的首要分子或积极参加者为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在实施聚众斗殴的过程中,如果没有发生致人重伤、死亡的结果,那么行为人的聚众斗殴,并不构成犯罪,只是一种违法行为;如果一旦发生了致人重伤、死亡的结果,那么对行为人的聚众斗殴行为就要以故意杀人罪或者故意伤害罪追究刑事责任。
3、转化犯是由较轻的犯罪向较重的犯罪的转化。
刑法以及司法解释中所有关于转化犯的规定都证明了这一点,这里面包括:由违法行为向犯罪行为的转化;由过失犯罪向故意犯罪的转化;由处罚较轻的故意犯罪向处罚较重的故意犯罪的转化。例如: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交通肇事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2000年11月10日)第
六条:“行为人在交通肇事后为逃避法律追究,将被害人带离事故现场后隐藏或者遗弃,致使被害人无法得到救助而死亡或者严重残疾的,应当分别依照
刑法第
二百三十二条、第
二百三十四条第二款的规定,以故意杀人罪或者故意伤害罪定罪处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