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电子警察”的作用
九十年代后期,不少城市的交通管理部门,先后在城市道路交通管理上采用“电子警察”来强化交通管理。通过几年“电子警察”的推广应用工作,我们认识到,“电子警察”系统实际上已成为交通管理工作中必不可少的装备,具有无人值守、自动记录、容量大、无需当场处罚、便于管理等优点。[1]“电子警察”系统的应用是道路交通管理中体现“科技强警”的一项重要举措,缓解了多年来警力不足和交通事故不断攀升之间的矛盾,同时在一定程度上消除了道路交通管理在时间和空间上的“盲点”,扩大了交通管理的监控时段和监控范围,减轻了一线交通民警的劳动强度,改善了工作环境,科学准确的信息给交通管理提供了决策依据,增强了交通参与者的守法意识和交通安全意识,减少了交通事故的发生,使得交通秩序转好,提高了道路的通行能力,比较合适我国交通管理的实际情况。“电子警察”系统将和信号控制、无线通讯、道路监控子系统一样,名正言顺的成为现代化交通管理的一个子系统。
目前,全国各地不断增加“电子警察”的安装数量,已有二十多个大中城市直接使用了“电子警察”系列产品。从2000年至2003年,忠于职守的“电子警察”共处罚交通违章140多万起,占同期处罚总量的10%。尤其是近一年来,“电子警察”发挥的作用越发明显。据统计,仅去年一年“电子警察”查获的机动车违章就高达近60万起。③几年来,由于它的公正性、准确性,“电子警察”得到了社会公众的普遍认同,特别是违章驾驶员,面对事实证据,心服口服,避免了以往由执勤民警认定违章所引起的矛盾。由于其压违章降事故的作用,得到了广大市民和交通管理部门的青睐,特别对一些违章现象严重,而威胁到人身和财产安全的地点,经常能听到人们的强烈呼吁,要求交通管理部门安装“电子警察”。通过“电子警察”可以在警力难以完全覆盖的时间、空间监测记录多种违章行为(如:闯红灯、超速、禁行、违反标志标线等),一方面可以结合执法流程对违章行为进行有效地处罚,另一方面起到宣传震慑作用,使广大驾驶员逐步形成良好的交通意识,自觉遵守交通法规,为道路畅通、交通安全提供保障。
三、“电子警察”应用存在的问题
我国推广应用“电子警察”虽起步较晚,但发展迅速,普及面广量大,发展趋势看好,工作进展顺利,但却是存在不少问题,必须引起各方重视,并逐步加以解决。
1、“电子警察”产品硬件质量有待于进一步提高。目前全国生产、经销“电子警察”的公司、厂家很多,产品质量技术水平良莠不齐,较多的产品并未通过有关检测,尤其在使用安全方面存在较大隐患。完整的车辆及车牌抓拍率不高、车牌识别率不高;夜间车辆抓拍与识别率较差;安全防护措施不够完善;系统的稳定性不高;全天候工作能力有限;运行维护水平不高等。“电子警察”设备应有3个基本要求: 一是违章图片或图像的清晰度。违章图片或图像是执法的惟一证据,只有清晰可辩的图片或图像才能成为证据。要求该设备能够自动适应全天候环境工作,在各种光照条件下获得满意的画面。另外,要求抓拍画面上信息量和视角要足够大,并应权衡像素和文件传输的矛盾。二是设备的可靠性、稳定性。由于“电子警察”设备安装在室外,每天24小时、每年365天不间断运行,这就要求组成设备的部件符合全天候工作要求,设备能够在较宽温度范围和较宽的湿度范围工作,且不需维护或只需少量维护。三是适宜的价格。适宜的价格可以扩大设备的使用量,满足市场的潜在需求。但目前电子抓拍系统造价较高,抓拍系统整体价格难以有效控制。
第 [1] [2] [3] [4] [5] 页 共[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