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宣誓的历史及其现代遗存——宣誓形式化了吗

  3、明确、强化违法保证的法律责任
  在我国现有的保证制度中,虽然也要求保证人填写保证书。但是,对于虚假保证的法律责任规定得不清楚。在民事诉讼中,可以对作伪证的证人按照对妨害民事诉讼的强制措施予以处理。也就是可予以警告或给予罚款(1000元以下)、拘留(15天以内)等处罚。根据现行刑法,民事诉讼中的证人或当事人自己直接、独自作伪证的不能构成犯罪。25因此,民事诉讼中的伪证者所承担的法律责任极其轻微。如此轻的责任根本不足以威慑伪证者,亟待加重。
  此外,还应该缩小民事伪证和刑事伪证在责任轻重上的差别。这两种伪证损害的都是法庭的尊严(既如英美所谓藐视法院),都是对司法活动的严重妨害。它们所损害的对象在性质上没有根本差别,民事法庭和刑事法庭纯洁性都不容玷污。这两种伪证行为都严重危害了社会公共利益,都在实质上构成了犯罪。在对它们作如此同等定性的基础上,考虑到案件性质上的固有差异,可以对刑事伪证和民事伪证在刑罚的轻重上有所区别。
【注释】  ① 宣誓实际应用于多个领域,例如,在宗教活动、政党活动和官员的就职典礼中常会有宣誓仪式存在。但本文讨论范围主要限于诉讼领域。
② 李交发:《中国诉讼法史》,中国检察出版社2002年版,第106页。
③ 樊崇义:《证据法学》,法律出版社2001年版,第25页。
④《左传·成公十三年》
⑤《书·甘誓序》
⑥ 《罗马法》,群众出版社1983年版,第375页。
S.F.C .密尔松:《普通法的历史基础》,李显冬等译,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9年版,第34页。
⑧ 巫宇苏主编:《证据学》,群众出版社1983年,第12页。
孟罗·斯密:《欧陆发达史》,姚梅镇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45页。
S.F.C .密尔松:《普通法的历史基础》,李显冬等译,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9年版,第468页。
11 转引自维柯:《新科学》,朱光潜译,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第520页。
12 S.F.C .密尔松:《普通法的历史基础》,李显冬等译,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9年版,第65页。
13白绿铉、卞建林译《美国联邦民事诉讼规则证据规则》,中国法制出版社,2000年版,第80页。


第 [1] [2] [3] [4] [5] [6] 页 共[7]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