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两种理性的较量

  在性的讨论中驱逐道德,更深远的意义在于:揭示道德理性在论证作为事实问题的性态的非理性。波斯纳指出:道德理论在事实层面最弱,它的断言和理论来源于直觉。用科学比较的方法来研究道德,不要说两种道德理论,就是一种道德理论和一种科学理论,都没有共同接受的标准。道德对性态的论证,无非是一堆无用的文献。为论证道德的在性态问题上的非理性,波斯纳甚至抬出了纳粹和康德(页294-296):纳粹的种族优越论随着它的土瓦解而彻底完蛋,康德的性观点的相互矛盾也说明他的结论建立在一些虚假的事实假定之上。求真是科学的目的,证真是科学的特点,然而,历史上有关性的道德戒律一次又一次的被证伪,中世纪的“同性恋导致地震”、“自慰、肛交导致不育”都为人类的进步所抛弃。这说明,道德对待性的态度并不科学。伦理原则以及在此基础之上反对经济学和其它功能论理论的原则只是建立在虚假的事实假定之上,它们不足为信。如果人们认为是从道德的原则中学会了什么是恰当的性行为,那么他搅混客观事实与道德价值的区别。
  在对性实践的诠注中,道德理性彻底的败下阵来。一种不与伦理直接的挂钩,剥离道德伦理的“裸”的性观点——“性态”(sexuality)呼之而出,成为本书的基石概念。
  二、更理性的理性:经济学
  道德理性不足以论性,因为它属于规范理性,论辩“应该”与“不应该”的理性,从它的原则之中推导不出论辩“是”与“不是”的实践理性。性态是事实问题,如实的反映它要从道德之外寻求更理性的理性。
  对新的性理性的追求是从历史和现存性态理论的比较考察中得出的。除了前文抨击过的基于伦理的性态之外,波斯纳还列举了弗洛伊德的性理论、当代女权主义性理论以及各种有关性的社会生物学和人类学的性理论。在处理林林总总的性态时,波斯纳引入了一个标准,即“性的功能理论”。“我指的是这样一些理论,它们都把性现象视为具有实现人生目标或社会目标的功能或是实现这些目标的工具。这种功能的进路绝对是世俗的、科学的,无论是从广义还是从狭义上看都如此,并且它们倾向于不用道德术语来看待性活动。”(页291)他认为,社会生物学的性理论、弗洛伊德的性理论、当代女权主义性理论以及各种有关性的社会生物学和人类学的性理论都是功能性的,而道德的性态则不是。性的功能理论是对事实的反映,因而它们是更理性的。波斯纳想引入的是性的功能理论的最新成员,对性的和行为、习惯和规定进行经济学分析,也就是性态经济学理论。


第 [1] [2] [3] [4] [5] 页 共[6]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