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一轮农业谈判总述
王亮
【关键词】农业谈判,多哈回合
【全文】
2003年9月在墨西哥坎昆召开的第五届WTO部长级会议,将对谈判作中期审评,并将决定是否启动其它议题的谈判。农产品谈判将是此次部长级会议最为敏感的议题。在以GATT/WTO为核心的多边贸易体制框架中,农业一直是非常特殊的部门。GATT一直在名义上将农业包括在内,但在WTO成立之前,GATT对初级农产品贸易的管制却是非常的无力。在各国的农产品政策中,国内补贴和出口补贴大行其事,许多国家,特别是一些发达国家,大量运用国内补贴和市场价格支持的办法,同时提高市场准入壁垒,以此来大量增加农业生产。而在国内生产的扩张导致了结构性过剩后,又开始不断增加出口补贴,向国家市场倾销过剩农产品。这样导致了全球市场价格的不断降低,整个市场陷入一片混乱。虽然各国都希望制定更加严格和统一的政策来规制各国农产品政策,但由于各自的利益深陷其中,一直没能对此达成妥协,直到1986年乌拉圭回合谈判的开始,这一问题的解决才开始走上正轨。
一、农产品谈判历程
(一) 乌拉圭回合农产品谈判(1986年-1994年)
经过8年艰苦卓绝的谈判,乌拉圭回合终于达成以市场准入、国内支持和出口竞争这三大支柱为核心的WTO农业协议,使农产品回归多边规则。农业协议是整个WTO协议框架中最为复杂的协议之一,其主体协议涉及众多议题,细分超过30个,此外还包括众多各国对于削减出口补贴、国内支持以及农产品进口税的承诺。 各国政府和学界对此协议评价甚高,均认为其是农产品贸易改革过程中非常显著的成果。
(二) 既定议程谈判(2000年初-2002年3月)
该一轮农业谈判于2000年初启动,截至2001年3月底,WTO共召开了7次农业委员会特别会议,这是谈判的第一阶段。在第一阶段中,WTO成员向会议递交提案和澄清立场,并进行了讨论和磋商。截至2001年2月15日,WTO成员单独或联合向会议提交了46份提案,涉及93个WTO成员。成员提案涉及市场准入、国内支持、出口竞争、发展中国家待遇、转型经济、非贸易关注和多功能性、和平条款、动物福利和食品质量等议题。
2001年3月,农业委员会特别会议第7次会议确定了第二阶段的谈判议程、包括关税配额管理、关税、“黄箱”支持、出口补贴、出口信贷、国营贸易、出口补贴、粮食安全、食品安全、乡村发展等共10个大的议题。会议还确定,第二阶段谈判为期一年,并于2002年3月结束。谈判形式以非正式磋商为主,其间共召开了5次农业委员会特别会议。成员在总体框架下,就有关议题进行了深入而广泛的讨论,议题细分可达到30个。在第一阶段,各国提案主要阐明各自起始的立场。各次农业委员会特别会议对此进行依次的讨论。而在第二阶段,各次的会议讨论则是按照议题来进行的,其中涉及到更多的技术环节。这样可以便于各成员充分地提出各自对具体问题的看法,以便于进行协商和达成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