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中国民法的展望
事实上,展望民法有两个角度,一是从法本身来看法,二是从法外的角度来看法。进入二十一世纪的中国民法会怎样发展?能否如前面所讲,把市民社会放到一个核心的地位,把权利本位、私法自治突出来,深入人心,这关系到中国法治化的整个进程,也关系到经济民主化、政治民主化的进程。
首先,从法本身的角度来展望中国民法。改革开放十几年的成果,对中国的经济、政治以至伦理确实有巨大的贡献,而是更多地开启了一种民智,提出了一种新的治国理念,即不要贫困落后的社会主义,而要让人民过上富足的生活,过上自由的有尊严的生活。虽然这种自由状态现在还受到许多约束,但与改革以前相比已是极大的进步。改革开放以后,从民法的制度到理念,我们更多地是从大陆法,包括从欧洲、日本的民法典以及中华民国的民法中借鉴我们认为对我们民族发展、政治经济改革有益的东西,结合我们自身的情况,形成如今中国民法的基本状况。并有了
婚姻法、
继承法、
收养法、
合同法,
商标法、
专利法、
著作权法、
公司法、
票据法等诸多民商事立法,民法的立法体系大体上健全了。但是,我们还缺一个物权法和一部民法典。
为什么还得有民法典?这就涉及到法典化对于民主国家的意义。人治的基本规则是“临事制刑”,即事情出现了才制定法律。而法治必须把规则预先公开出来。规则一旦制定,就不光约束着老百姓,也约束着立法者、执法者。法典就有这样的功能:把所有的规则事先制定出来,公之于众,以此引导人们的行为,保护人们的权益。法典的意义并不在于有文字规范,更重要的是要人们知道有这么一种制度,知道自己有哪些权利。而它更深远的意义在于成为一种文化的,成为人们的一种习惯和自由,即依法办事,依法治国。法典化的功能必须达到这一步。首先是文字化的东西,通过文字化的推行,渗入人们的观念——不仅是老百姓的观念,也包括执法者、立法者的观念。所以中国必须有民法典,它不是可有可无的。它是真正的人权宣言。
中国的民法典的体系应当如何确定?让我们看看德国民法的立法体系。德国民法采用“五篇制”,称为“潘德克吞”体系,包括总则,用以阐明法律的基本原则,规定民事主体的资格,规定取得权利的方式,等等,然后是债权、物权、亲属和继承篇。整个民法制度就是以权利为体系贯穿下来的。我们现在的民法典是否还这样搞?有学者提出,既然是大陆法系的民,要搞民法典,就应当以德、日为范本,尤其是德国法。德国民法被称为整个德国文化的集大成者,所以值得参照;而德国法采用五篇制,那么我们也应该搞五篇制,即总则、债篇、物权篇、亲属篇、继承篇。对于这种观点,我有不同的看法。我们应当在规则、理念上借鉴西方先进的东西,但不一定在形式上也得照搬。我们是可以而且应当至少在立法技术方面超越它们的。法国民法制定于十九世纪初期,德国民法制定于二十世纪初期,一个过了近两百年,一个过了一百年。当初德国民法的制定比法国民法晚了一百年,就有很多新的创造。法国民法的成果影响了世界上三分之二的国家,德国民法有创新,人们并不因此否认法国民法的地位,可也并不认为德国法大逆不道。与德国民法相制定相比我们又晚了一个世纪,我们为什么不能有所创新而只是沿袭德国法呢?所以我认为我们也可以有创新,至少可以突破“五篇制”。除了保留原有的部分,我们还可以有所增加。比如“知识产权”,这也是重要的民事权利,而且对于科技的进步、文学创作的繁荣等等都是很重要的,而在二十世纪初期,知识产权还没有上升到这种地位。为什么不能把它写进法典呢?这是其一。其二,人格权。无论德国法、日本法,还是中华民国法,都没有人格权篇。民法涉及两大社会关系,一是财产关系,如社会财产的归属和交易,二是人身关系,如人们的姓名权、名誉权、隐私权、肖像权、亲权等。但德国法、日本法里就看不到人身权的一篇。为什么物权债权可以独立成篇,人身权就不能独立成篇呢?这也是值得考虑的。人身权特别是人格权是自然人最珍贵的权利,没有人身权的权利体系立法是不协调的。这些创新一点也不违背自罗马法开始到法国法、德国法所贯穿的民法的基本理念与精神。如果中国的民法典出来以后能够让他人刮目相看,它不仅承继了大陆法包括法国法、德国法、瑞士法的优秀传统,而且能反映和记载二十世纪的社会变革成果,有自己的创新,这何尝不是好事呢?这何尝不是中国文化在世界法制史中所能写下的意义深厚的篇章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