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跨国银行监管的现状评述及未来展望

  但是,这些监管合作都是非常初步的,局限性也非常大。国际证券业,银行业本身的监管差异很大,寻求同时适用银行和投资银行的国际上的通行标准是非常困难的。例如,作为跨国银行业的监管机构巴塞尔委员会大力提倡的风险评估模型,国际证券委员会组织技术委员会就不支持将它作为证券公司的内部控制模型,反而建议应当由各公司寻找适合自身的不同的内控模型 。[20]又如,银行监管当局强调全球并表监管,但证券当局对此并不感兴趣。银行监管主要涉及审慎监管原则而证券监管更加注重道义问题如内幕交易,利益冲突等。混业经营模式挑战下如何选择适当的监管模式是目前急需解决的问题。
  此外,跨国银行监管还面临着,银行业网络化电子化和证券化趋势加大,国际犯罪集团利用跨国银行监管漏洞的洗钱日益猖獗等诸问题的压力,所有这一切都是今后跨国银行国际监管的难题。
  三、跨国银行国际监管的发展趋势
  金融监管的发展趋势始终要跟随金融业的发展步伐,,从目前跨国银行的发展趋势来看,跨国银行的国际监管的发展无疑将会呈现出下列的特点:
  1) 一监管机构向功能型监管过渡。所谓机构监管(entity regulation)是按照金融机构的类型设立的监管机构,不同的监管机构分别管理各自的金融机构。如巴塞尔委员会以跨国银行监管为主而国际证券委员会组织则将侧重点放在证券业管理上。随着金融分业模式的打破,传统的机构监管模式受到了极大的挑战,功能监管(类似综合监管)开始成为跨国金融监管的新趋势。虽如前文所述,国际金融业务的功能监管将会困难重重,但毫无疑问的是,这一趋势不可抵挡。目前的巴塞尔委员会和国际证券委员会组织的合作也反映了这一趋势。一些国家如英国,甚至建议将IMF,世界银行,巴塞尔委员会和其他监管组织合并,共同创建新的永久性的全球金融监管常委会以确立和实施关于金融监管的国际准则 。[21]当然这一建议过于偏激,因为国家不可能将金融监管的主权轻易让渡于一个国际组织。
  2) 将进一步突出监管为跨国银行发展服务的目标,监管的成本进一步降低。WTO金融自由化中提出的审慎监管也表明,监管应当适当,监管应当以促进跨国银行的健康发展为目标。金融的监管方式方法越来越趋于灵活。监管者越来越注重借用银行的内部力量加强风险防范,更加重视把监管的目标与商业银行的内在激励机制有机的结合在一起。例如:西方国家目前对银行内部的开发,使用的各类复杂的风险的管理模型一直持欢迎态度,对于大银行自行开发的,旨在确定资本要求的内部模型也不一概反对,这鼓励了银行的创新能力,也节省了监管成本。
  3) 监管当局将更加受公众的监督。为了保障金融体系的安全于稳健,监管当局对被监管对象的风险状况必须由一个及时、准确的评价,确保银行的资本水平同其所承担的风险相对称。但其是否能完成监管任务,实现监管目标则需要公众的评判。监管当局有义务将自身的监管方法及监管活动公之于众,向外披露银行体系的稳健情况及其所作出的判断,及时处理已发现的问题,切实履行监管当局的责任。
  此外,在监管成本下降的同时,跨国银行国际监管的范围却会不断增加,银行业务中的网络化问题,证券化问题以及国际金融犯罪问题都将,也已经开始纳入国际监管的范围之内,跨国银行的国际监管合作将变得更加全面,更加富有成效。


第 [1] [2] [3] [4] [5] [6] [7] [8] 页 共[9]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