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宪法“司法化”语义解析
首先,
宪法“司法化”这一话语在纯理论意义上具有两个维度[④]:一是当没有具体法律将公民的
宪法基本权利落实时,司法机关能否直接适用或引用
宪法条文作为判决依据?在这种意义上,
宪法“司法化”意味着
宪法司法适用性。这个命题建立在公民基本权利之充分保障的宪政理论之上,即认为
宪法是公民权利的保障书,如果
宪法权利没有得到具体法律落实,司法机关又不适用,
宪法条文作为判决依据,无疑权利保障成为一纸空文[⑤]。因此,
宪法的司法适用有最后屏障之功效。
宪法司法化的第二层面是:在司法机关对个案审理过程中,能否对有违宪嫌疑的法律规范的合宪性问题进行审查并作出判断。这涉及到司法机关是否有违宪审查权问题。这无疑已经不是一个技术性命题,它涉及到一个国家的宪政理论和政治制度的基本构架,甚至包括历史传统和文化观念等层面。虽然司法审查这种制度在现代受到广泛的推崇,但它本来并非一条不证身明的公理。实际上,司法审查制度始终受到本身两个方面的严峻挑战:
其一,按照哈林顿(James Harrington)、孟德斯鸠等人所倡导分权制衡的制度设计,司法权与立法权的职能范围必须严格区别,彼此恪守“井水不犯河水”的原则。但如果容许法院对法律、法规进行合宪性审查,就意味着司法权也可以进行政治目的性判断,两者的界限岂不就变得模糊不清了?如果合宪性审查的结果否定了立法的效力,那么实际上司法权就事实上享有了某种程度的优越地位。在司法权高于另一权(立法权)的情形下,如何实现制衡?例如法国长期抵制司法审查制度,其理由就是要不折不扣地坚持分权制衡的体制。[①]
其二,按照洛克、卢梭等人所主张的主权在民的
宪法思想,即使在分权制衡的架构中,为了避免扯皮而需要其中的某一种权力具有优越性的话,那也只能是[i]立法权,而轮不到司法权,何况只要司法独立得到切实的保障,立法权的优势不会破坏三权分立的均衡。相反,如以“立法独立”来对抗司法权优越,势必更加违背法理。
因此
宪法“司法化”的语义主要是指
宪法可以像其它法律一样严格地进入司法程序,作为裁判案件的法律依据,并依照
宪法进行司法审查。
宪法“司法化”也不是从来就有的,它是法治与
宪法的产物。早在1803年,美国联邦最高法院在审理治安法官马伯里诉麦迪逊一案(Marbury V Madsion)时,首席大法官马歇尔(John Marshall )在该案的判决中宣布:“立法机关制定的与
宪法相抵触的法律无效。”此案奠定了美国司法审查制度(Judicial Review),即联邦法院的法官可以以
宪法作依据审查联邦国会的立法和行政部门的命令是否符合
宪法,由此开创了
宪法“司法化”的先河。继美国之后,奥地利于1919年创立了
宪法法院。法国在1946年建立了
宪法委员会,作为
宪法的监督和保障机关。1958年,经过一系列的改革,法国建立了
宪法会议,这一组织积极介入公民
宪法权利争议案件之中,以有影响力的案例引领了对公民
宪法权利的保障。德国在1949年通过基本法,建立了独立的
宪法法院系统专门处理权力机关之间的
宪法争议和个人提出的
宪法申诉。目前,
宪法司法审查无论在英美法系国家还是在大陆法系国家都得到广泛认同,它似乎已经成为世界名国普遍的做法。